
供应发酵床使用效果比较好的em菌种是哪一个厂家的
发酵床养殖是综合运用微生态学、营养学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采用现代养殖新技术, 可以说它是养殖业乃至养殖业的一场革命。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种效益高、低成本、无污染、零排放、发病率低的有机农业养殖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益加益发酵床有益微生物菌种, 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菌种、锯末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填入猪舍内, 再将畜禽放入圈舍。畜禽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畜禽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 不再需要对动物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 达到零排放, 生产有机肉, 同时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2 微生物有益菌剂使用中易犯的通病
发酵床的核心是日本比嘉照夫发明的EM 菌,因其独特魅力功能, 越来越成了科学种养用户离不开的好伙伴、好帮手:
用于制饲料, 变不能吃为能吃, 变粗粮为细粮, 省了成本又改善了肉质;
用于制肥料,麻烦垃圾可快速变财富, 增收又节支;
用于制作发酵床, 更是因除臭环保、省工省事而大受青睐。
可是也有部分用户因多种原因, 如有的想当然, 有的凭个人狭隘的所谓经验行事, 有的道听途说, 不能或没有完全正确按说明使用, 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 糟蹋了好产品, 自己也误时误事,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多是用户使用益加益生物发酵产品过程中易犯的通病, 为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现在总结出来, 提请广大用户注意。
2.1 逻辑错误, 注定失败
在使用微生物制品决不能简单推理, 犯“一是一横( 一),二是两横( 二), 三是三横( 三)”等类似的逻辑错误。如, 一些人认为 1公斤发酵液可以发酵200公斤鸡粪, 就由此简单推断 0.1 公斤就能发酵20公斤鸡粪, 甚至认为 0.01 公斤发酵剂也能发酵2公斤鸡粪。这样的推理用于生物界或微生物制品是完全错误的。
为什么呢? 用0.01公斤的发酵液根本就不能很好的发酵4斤的鸡粪,也有些客户一直担心发酵效果,就用十几斤的鸡粪做实验,结果就说发酵剂没有效果,大家好好想想,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主要是鸡粪的量太少了,对于耗氧型发酵助剂而言, 如果发酵鸡粪太少, 物料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太快, 即便有了一点热量, 也极易在短时间内散失, 温度与热量积累不足, 而任何功能微生物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工作, 如果温度过低就达不到微生物正常工作的微生态环境, 功能微生物工作起来不能或无法“卖力”, 最终导致发酵不好或者根本不发酵。意思也就是物料越多,发酵的越好。
所以说微生物发酵剂用户在使用时一定注意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免得给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2 顺序颠倒, 无“米”之炊
有个别用户在使用发酵床养猪时, 先把发酵床的垫料铺好, 似乎完全按照说明技术要点完成的,就等着发酵床开始发酵了, 好把猪放养进去,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发酵床在运行发酵功能, 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这个用户犯了个很好笑的错误, 发酵床要想顺利发酵, 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最重要的是要有猪的粪尿作为主要营养源才能起作用。这些用户的错误做法在于先后顺序颠倒, 导致功能微生物纵有天大本事, 却落得个 “无米之炊”了! 正常的顺序应是先用益加益发酵床菌液及锯末垫料铺好发酵床,堆积在墙角发酵几天,堆积发酵的目的是为了让有益菌更好更快的繁殖, 然后放猪进舍, 等猪正常排泄粪便了,有了营养介质, 发酵床自然就能正常启动工作了。
2.3 操作不当, 适得其反
比如: 有些用户总是担心发酵的湿度不够, 一门心思的加水, 却全然不顾透气是否良好。实际上, 如果水分加的过多, 通气状况自然就会不畅, 结果造成厌氧发酵, 带来了不利的效果。
还有一些人在配备发酵物料, 特别是在发酵制作肥料或饲料时,不注意营养的均衡, 往往碳氮比(C︰N)不合理, 这样养分不均衡的发酵物料首先影响发酵效果, 因为微生物所需的营养不均衡, 导致发酵的肥料和饲料也出现养分失衡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只攻其一, 不顾其余”。整体效果不好, 操作不细致, 只能乱发一通脾气, 还怪产品不好。
所以使用发酵剂的时候也有很多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绝对不能以为生物发酵产品操作简单就想当然, 这是不行的!
还有个别用户使用益加益生物发酵液制作发酵饲料和肥料时, 勤快的过了头, 天天翻倒, 甚至一天翻倒几次, 就是怕发酵的不均匀。其实这样做是“好心干坏事”, 根本没有必要, 而且还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过多过频的翻倒容易使得热量散失消耗, 降低了发酵的温度, 水分消耗也过快, 使得发酵功能菌种不能正常工作。结果欲速则不达, 适得其反。
所以我们在使用 EM生物发酵液时要遵循微生物本身的生活规律, 如果违背了其规律, 即便我们付出再多的辛苦, 结果也是徒劳无益的。
2.4 一劳永逸, 经验启发
有些客户认为既然生物发酵液就是微生物菌在起作用, 那么只要菌存活有生命力, 就不必要再使用新的发酵液了, 想一劳永逸。这是受到日常生活中“发面”经验的“启发”而犯的典型错
*您的姓名:
*联系手机:
固话电话:
E-mail:
所在单位:
需求数量:
*咨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