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879年,美国发明家T.A.爱迪生在铜棒上包绕黄麻并将其穿入铁管内,然后填充沥青混合物制成电缆。他将此电缆敷设于纽约,开创了地下输电。次年,英国人卡伦德发明沥青浸渍纸绝缘电力电缆。1889年,英国人S.Z.费兰梯在伦敦与德特福德之间敷设了10千伏油浸纸绝缘电缆。1908年,英国建成20千伏电缆网。阻燃型电力电缆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1911年,德国敷设成60千伏高压电缆,开始了高压电缆的发展。1913年,德国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电缆,改善了电缆内部电场分布,消除了绝缘表面的正切应力,成为电力电缆发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发电厂敷设了380千伏超高压电缆,实现了超高压电缆的应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压电力电缆。
电线电缆行业是配套产业,与能源、电力、交通等重点行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国家大力进行城市电网建设、农网改造及城市轻轨建设,颁布了若干利好政策。比如,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中指出,2010年全国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今后3年,我国还将开工建设一批新线,铁路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每年的投资规模也在7000亿元左右。大规模的投资会为上游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带来大量的订单。
同时,电线电缆行业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汽车、通信等与国民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通过近年来对多起火灾事故的调查,不少都是因为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或者没有按标准安装引发的。防止重大事故的再发,国家在行业和产品标准方面的管控越来越严格。新的技术标准不断出台,对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和资本要求有所提升

电力电缆维修对策,针对电力电缆的以上几种类型故障,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对策。
1.对中间接头和终端头制作工艺,可以加强入网电缆头附件试验,在执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剥离护套、绝缘屏蔽层半导体层时细心操作,对绝缘表面进行彻底打磨和清洁,防止杂质颗粒遗留在绝缘上;安装环境的湿度保持低于70%。
2.对电缆安装作出一系列明确规定:铠装层和铜屏蔽层必须单独接地,且其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单芯电缆必须是受电端一点接地,三芯电缆必须两端接地,同时要对电缆线鼻做镀锡处理。
3.为防止电缆因外力受损,可以对受力部位做穿管保护并加以固定,中间接头外部加以防护,接头两边加固定防护;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线鼻不被外力扭动变形,如果必须要做扭动处理的,应采取措施使表面平整;电缆附近有施工队施工时,要增加醒目示牌,必要时派人提醒施工人员。
4.切开接头∶在切开前首先要检查接头内是否有积水及潮气,若存在,不能用喷灯切开接头,因为喷灯加热使潮气从接头两侧赶向电缆内部,用铁锤和斫刀切开套管比较好;如果没有潮气及水分,则可用喷灯把铅套烫开,除出铅套污垢,刮净锈斑,擦去焊锡渣,从电缆连接处移开,以备再用。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