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线电缆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1.铜、铝单丝拉制
电线电缆常用的铜、铝杆材,在常温下,利用拉丝机通过一道或数道拉伸模具的模孔,使其截面减小、长度增加、强度提高。拉丝是各电线电缆公司的首道工序,拉丝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配模技术。
2.单丝退火
铜、铝单丝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下,以再结晶的方式来提高单丝的韧性、降低单丝的强度,以符合电线电缆对导电线芯的要求。退火工序关键是杜绝铜丝的氧化.
3.导体的绞制
为了提高电线电缆的柔软度,以便于敷设安装,导电线芯采取多根单丝绞合而成。从导电线芯的绞合形式上,可分为规则绞合和非规则绞合。非规则绞合又分为束绞、同心复绞、特殊绞合等。
4.绝缘挤出
塑料电线电缆主要采用挤包实心型绝缘层,塑料绝缘挤出的主要技术要求:
4.1.偏心度:挤出的绝缘厚度的偏差值是体现挤出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多数的产品结构尺寸及其偏差值在标准中均有明确的规定。
4.2.光滑度:挤出的绝缘层表面要求光滑,不得出现表面粗糙、烧焦、杂质的不良质量问题
4.3.致密度:挤出绝缘层的横断面要致密结实、不准有肉眼可见的针孔,杜绝有气泡的存在。
5.成缆
对于多芯的电缆为了保证成型度、减小电缆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将其绞合为圆形。绞合的机理与导体绞制相仿,由于绞制节径较大,大多采用无退扭方式。
6.内护层
为了保护绝缘线芯不被铠装所疙伤,需要对绝缘层进行适当的保护,内护层分:挤包内护层(隔离套)和绕包内护层(垫层)。绕包垫层代替绑扎带与成缆工序同步进行。

电缆的存储方法
电缆如果要长期存放,根据电缆的放置位置,应作以下考虑:
1、屋檐下。电缆只在不直接暴露在阳光照射或超高温下,标准局域网电缆就可以应用,建议使用管道。
2、外墙上。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墙面及人为损坏。
3、管道里(塑料或金属的)。如在管道里,注意塑料管道的损坏及金属管道的导热。
4、悬空应用/架空电缆。考虑电缆的下垂和压力,打算采用哪种捆绑方式,电缆是否被阳光直接照射。
5、直接在地下电缆沟中铺设,这种环境是控制范围最小的。电缆沟的安装要定期进行干燥或潮湿程度的检查。
6、地下管道。为便于今后的升级,电缆更换以及与表面压力和周围环境隔离,辅设管道相隔离,辅设管道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不要寄希望于管道会永远保持干燥,这将影响对电缆种类的选择。

直流耐压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1. 试验前先对电缆验电,并对地充分放电;将电缆两端所连接设备断开,试验时不附带其他设备;将两端电缆头绝缘表面擦干净,以减少表面泄露电流所引起的误差,必要时应在电缆头相间加绝缘挡板。
2. 试验场地应做好安全措施如安围栏等,特别是在电缆另一端要挂好警告牌并派专人看守以防外人靠近,检查接地线、放电棒是否接好。
3. 加压时,应分段逐渐缓慢升电压以防充电电流过大,并分别在0.25、0.5、0.75、1.0倍试验电压下停留1分钟后读取泄漏电流值;最后在试验电压下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耐压试验,并在耐压试验终了前,再读取耐压后的泄漏电流值。
4. 根据电缆类型不同,微安表有不同的接线方式,一般都采取微安表接在高压侧,高压引线及微安表加屏蔽。对于带有铜丝网屏蔽层且对地绝缘的电力电缆,也可将微安表串接在被试电缆的地线回路,在微安表两端并联一放电开关,测量时将开关拉开,测量后放电前将开关合上,避免放电电流冲击损坏微安表。
5. 应在高压侧直接测量试验电压。因为采用半波整流或倍压整流时,如采取在低压侧测量电压换算至高压侧电压的方法,由于电压波形和变比误差以及杂散电流的影响,可能会使高压试验电压幅值产生较大的误差,故应在高压侧直接测量试验电压。
6. 每次耐压试验完毕,应先降压,切断电源。然后对被试电缆用每千伏约80千欧的限流电阻对地放电数次,然后再直接对地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以保证充分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