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的注意事项--埋设电缆线路的安全要求
1、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最小允许距离为0.15m。
2、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15m。
3、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2m以外。
4、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1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高压电缆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缆一旦发生火灾,则火势凶猛,蔓延迅速,在燃烧时会发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扑救困难。电缆烧坏后,修复时间长,损失严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防范电缆火灾事故。那么引起高压电缆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简要分析一下。
1、现场条件比较差,电缆和接头在工厂制造时环境和工艺要求都很高,而施工现场温度、湿度、灰尘都不好控制。
2、安装时没有严格按照工艺施工或工艺规定没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竣工验收采用直流耐压试验造成接头内形成反电场导致绝缘破坏。
3、因密封处理不善导致。中间接头必须采用金属铜外壳外加PE或PVC绝缘防腐层的密封结构,在现场施工中保证铅封的密实,这样有效的保证了接头的密封防水性能。
4、电缆施工过程中在绝缘表面难免会留下细小的滑痕,半导电颗粒和砂布上的沙粒也有可能嵌入绝缘中,另外接头施工过程中由于绝缘暴露在空气中,绝缘中也会吸入水分,这些都给长期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5、电缆材料本身和电缆制造,敷设,终端制作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缺陷,受运行中的电热、化学、环境等因素影响,电缆的绝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而这种老化最终会导致电缆故障的发生。

浅谈电线电缆的防冻技巧
由于电线电缆架空在室外,表面容易覆盖雪和冰。当冰层重量超过电线电缆的承受能力,就容易导致线缆将输电铁塔拉到,或者将电线杆拉到,以及线缆自身崩断的现象。那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两种方法可以缓解:
1、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能抵御寒冷的线缆。由于冰雪落在线缆上以及线缆之间的缝隙里,线缆重心就容易偏向有雪的部位,从而产生一股力量,使线缆旋转,雪球便越滚越大,最终崩断。因此,线缆旋转是导致覆冰的最主要的原因。而如果线缆是一根坚硬的导体,当雪堆积足够多的时候,不容易产生扭转,雪会自动从导线上掉下。同时,由于线缆坚硬密度不同,当雪逐渐向冰块凝固,达到一定程度会自动碎裂。因此,某些厂家便顺势研制出了新型的高压架空线缆,其中以Aero-Z新型高压架空导线著称于世。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冰岛和捷克斯洛伐克都采用这种AERO-Z导线。
2、其次,在电线电缆上涂抹防冻涂料。所谓防冻涂料,其实是一种高温隔热保温涂料或者是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旨在通过保温来达到防冻的目的。另外一般还具有防水、防腐、防潮、防裂、防火、绝缘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