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
应用
1.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主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
2.干蟾有解毒散肿之功。主治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等。也有用于治疗胃癌的。用量0.12~0.18克。
3.蟾蜍胆有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用治气管炎。用量1~3只。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中药宝库中一味新兴药物。通过对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药及注射剂,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蟾酥的副作用-蟾酥中毒解决办法
(Venenum Bufonis)
【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虫蜍、蛤蟆浆、蛤蟆酥、癞蛤蟆浆。
【功效】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不良反应机制】蟾酥主要成分为强心苷配糖体,又称蟾蜍毒素。中毒后对心脏的作用类似洋地黄,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及直接作用于心肌。蟾酥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另外,有催吐、局部麻醉及引起惊厥的作用。有报道因含吲哚类生物碱,有致幻的作用,对外周神经有类似烟碱样的作用。
【不良反应】
(1)内服中毒后,首先感觉上腹不适,继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和四肢麻木、口腔粘膜有白色斑块、头昏、流涎、嗜睡、心悸、心率缓慢、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重者窦房阻滞、房室分离、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的传导阻滞可导致阿一斯综合征,表现为烦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出汗、脉搏细弱、口唇发绀、血压下降,最后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2)蟾蜍浆液对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溅入眼内可致眼损伤,立即感到剧痛难忍、流泪不止、眼睑肿胀、失明、眼球结合膜充血,并可致角膜溃疡。外用可引起荨麻疹样皮疹、剥脱性皮炎等多种病症。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
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
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
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