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把活蟾蜍倒入大水缸或水泥池内,干养3天,不喂食物,让其排泄肠内污物,剔除瘦弱者。
2.笫4天把排尽污物的蟾蜍,加入配制泔水,使蟾蜍漂浮,并不让肢体着池底,促其自然运动,不喂食物。l2~24小时内不换水。入缸前捞除病弱、瘦小及死亡蟾蜍。促其排泄尽腹内污物,洗净体表污垢,以免污物影响今后蟾衣质量。
3.笫5天把浸泡后的蟾蜍移入室内,放入塑料脚盆或水桶内,加入自然中性淡水和适量白酒,深度20~30公分,上加透气盖,不让其逃走。每平方米内可放活蟾蜍l千克。每隔20~30小时换水-次。容器中放的蟾蜍越多,所产之衣质量越差,也越碎。
4.气温在23~25摄氏度到笫5天部分蟾蜍开始陆续自然脱衣干水中,笫6~7天达到高峰,-般笫8天完毕。因蟾蜍在水中无法自已吞吃蟾衣,在水内也吃不了食物。整个过程中不喂食。
5.在蟾蜍脱衣期间,每天分数次用捞斗将脱下的漂浮着似紫状蟾衣捞起,放入清水盆内洗掉杂质,然后将洗净的蟾衣挑起凉于瓦片上晒干即可。这是最普通的产品,价格较低。
6.如要将蟾衣加工成标本出售,可轻轻地把蟾衣在水中漂散,-手用镊手夹住,另-手用-块玻璃入水中,慢慢移托上去,再慢慢按该只蟾蜍形体拼合-整体形状,后凉干即可,也可移到白纸上拼合成标本。亦可移到塑料膜上,半干时揭下晒干,也可用电熨烫干、烫平,质量更好。价值也高。
7.待蟾蜍脱衣后,要把其放归自然环境中,或放在饲养场围养,以备下次用于脱衣。刚脱衣的蟾蜍肢体白嫩干净。如人工建场饲养,必须投喂-些食物,最好在晚上点灯诱让其自然摄食,使其健壮,有利于下次脱衣。如连续脱衣也会脱下来,只是特别薄,质量不如前次,价值更低。
8.如有必要制作高质量标本,事先要挑选出体形大的蟾蜍单养于水盆中让其独个脱衣。最好特别-个方格式容器,单个放养,这样脱下之衣不会被扯坏,至少扯坏也小些。因为防止了因混养引起的相互爬、擦、爪破其衣。这样可产特级品蟾衣,整衣率大大提高,不必修补也是可以达到相对完整衣程度。
实践证明,温度越低,脱衣期越长,发病越小。温度越高,脱衣时间越短,发病越高。
养殖蟾蜍的场地选择问题
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
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
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
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人工养殖蟾蜍越冬技巧
每年11月份前后,水温10~12℃左右。蟾蜍进入冬眠期,不吃不喝,行动缓慢,原本是旱地上活动,此时要下水过冬了。水下越冬措施主要是有下边几种方法:
越冬前在饲养场中间或周边地带开挖几条水沟,沟总面积占场地面积10%~20%,沟内蓄水30~100厘米深,北方宜深些。每平方米水面养10~30只蟾蜍。严冬早上把冰面打破,以利氧气溶入水中,不使因冰封而导致水下蟾蜍窒息死亡。
也可于室内越冬,可用缸、盆、桶加水20厘米深,然后放入蟾蜍。但要防止室温过高导致蟾蜍冬眠不足,应保持水温1~8℃左右为宜。
如有条件,可用塑膜大棚越冬,保持棚内气温1~10℃即可,但应防止晴好天气时中午膜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换气。
不管室外或室内及大棚越冬,建池要防止漏水,管理中要定时检查,如漏水的要及时补水。如不漏水,水不变质的,整个冬天不必换水。
越冬蟾蜍入水前,对池水及蟾蜍用万分之一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1次,以防病菌侵入。春天一到,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蟾蜍即自行交配产卵于水中,此时应用网斗把卵粒捞出来放入另外池水中孵化。同时越冬蟾蜍也陆续爬上岸寻食,越冬结束。越冬时还要防止水老鼠、水獭等吃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