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蟾蜍越冬技巧
每年11月份前后,水温10~12℃左右。蟾蜍进入冬眠期,不吃不喝,行动缓慢,原本是旱地上活动,此时要下水过冬了。水下越冬措施主要是有下边几种方法:
越冬前在饲养场中间或周边地带开挖几条水沟,沟总面积占场地面积10%~20%,沟内蓄水30~100厘米深,北方宜深些。每平方米水面养10~30只蟾蜍。严冬早上把冰面打破,以利氧气溶入水中,不使因冰封而导致水下蟾蜍窒息死亡。
也可于室内越冬,可用缸、盆、桶加水20厘米深,然后放入蟾蜍。但要防止室温过高导致蟾蜍冬眠不足,应保持水温1~8℃左右为宜。
如有条件,可用塑膜大棚越冬,保持棚内气温1~10℃即可,但应防止晴好天气时中午膜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换气。
不管室外或室内及大棚越冬,建池要防止漏水,管理中要定时检查,如漏水的要及时补水。如不漏水,水不变质的,整个冬天不必换水。
越冬蟾蜍入水前,对池水及蟾蜍用万分之一漂白粉溶液喷洒消毒1次,以防病菌侵入。春天一到,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蟾蜍即自行交配产卵于水中,此时应用网斗把卵粒捞出来放入另外池水中孵化。同时越冬蟾蜍也陆续爬上岸寻食,越冬结束。越冬时还要防止水老鼠、水獭等吃蟾蜍
解决蟾蜍养殖中的饲料问题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
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
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蟾蜍脱衣其实并不复杂,任何人可在1-2 小时内便可学会,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要选择成年、体健的蟾蜍,一般要求重量达80克以上四肢齐全,腹部、肢部无明显脱衣花纹。
其次在捕捉蟾蜍时应注意点:捕捉来的蟾蜍应散放,不宜长时间闷在袋子等物品中,对脱衣的蟾蜍不要喂任何食物,应保持养殖场池地面温度,做到每天喷二次水。蟾蜍脱衣要有一个合适的气候环境,一般气温在20℃左右最为合适,因此4月到10 月底为蟾蜍脱衣的最佳期。脱衣可选择室内进行,也采取人工加温的办法。
提醒:目前已有少数人利用人们发财心切的心理,以传授技术、回收蟾衣为诱饵,诈骗钱财、坑害于人,敬请有关人员注意识别,莫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