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枇杷品种有白沙、红种、草种三大类计有18个品种,主栽品种5个:“软条白沙”、“大红袍[1] ”、“夹脚”、“杨墩”、“宝珠[2] ”,尤以“软条白沙”为最,属国宝级优质品种,堪称枇杷中的珍品。
平头大红袍:系塘栖枇杷名种。果实呈扁圆形,果顶广圆略平,形较大,个重30克左右,的55克,皮和肉均呈橙红色,皮厚韧易剥、肉质致密细腻、汁液中等。浓甜稍酸,含糖14%,风味佳。每果含种子3粒,核心较浓,可食率65%。6月初成熟,果实晒能力强,耐贮运,鲜食和制罐兼优。
塘栖枇杷相继获得过“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杭州市商标”、“浙江省产品”、 “浙江省商标”、国家证明商标等荣誉称号,塘栖镇被浙江省命名为“浙江枇杷之乡”,目前正在努力创建“中国枇杷之乡”。现在,塘栖镇已建成塘栖枇杷特色园区1个,枇杷功能区2个,休闲观光园区2个,枇杷种苗基地3个,相继成立了枇杷科学研究所、枇杷专业合作社,开展枇杷加工,开发了枇杷花茶、果酒、果脯、果汁等系列产品。
塘栖镇枇杷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3752吨,总产值4052.7万元。塘栖枇杷节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成为杭嘉湖地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性节庆活动。2010年,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8.94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创下了历届之最。塘栖枇杷品种
杨墩:杨墩原系塘栖附近的村名,有南杨墩和北杨墩两村,该品种原产于杨墩村,故而得名。杨墩种枇杷因树叶有大小之分,故有大叶杨墩和细叶杨墩品种之分。 大叶杨墩果面浓橙黄色,果点粗而疏,绒毛疏且长;果皮薄,但较细叶杨墩厚,剥落容易,果肉呈橙黄色,肉质细,汁液中等,风味甘酸适度,较淡。
夹脚: 塘栖枇杷产地对较丰产品种附加“五儿”,意即为较丰产。 夹脚枇杷果大,呈歪倒卵形,果顶平广,基部尖峭,果粒间大小形状尚整齐,果顶呈麦秆黄色,绒毛长,斑点少,果皮厚薄中等或稍厚,剥落容易,果肉呈橙黄色,肉质较细,果汁极多,风味酸多甘少,味浓。 夹脚品种树势强健,抗逆性强,丰产,不易遭受冻害及其它污染危害,成熟较晚,果形大。采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