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酿造的三大发酵工艺1带皮浸渍发酵红葡萄酒的发酵工艺就属于这一种,皮和果实混在一起进行发酵,发酵期间要定时压帽,发酵结束后进行皮渣分离。
干红基本流程:
1. 红葡萄-拣选。
2. 除梗破碎、装罐:如果机械破碎不要超过30%的破碎率,装罐的同时添加60mg/L 的SO2,15-30mg/L的果胶酶和200mg/L的酵母,酵母在SO2使用后3-4小时加入。根据情况添加护色和单宁。
3. 浸渍和酒精发酵:每天测温度和比重来监测发酵是否平稳,每天压4-6次皮渣帽。提高温度可加强浸渍,尤其提高单宁含量。兼顾浸渍和发酵两方面,控制在28-30℃适于酿造单宁含量高、需较长时间陈酿的葡萄酒; 25-27℃适于酿造果香味浓、单宁含量较低的新鲜葡萄酒。
4. 浸渍作用结束:达到浸渍目的,分离皮渣并压榨。对于颜色要观察并预计其变化,一般认为至少6个月才能看出酒的颜色。品尝口感变化。5. AF结束:糖≤4g/L。

提醒一下各位酒友们,酿好的水果酒不但可以浅尝原味,还可以调自制的鸡尾酒或代替蛋糕中的兰姆酒(Rum是糕点中常用的水果酒,也是40%的酒精度)使用,味道更棒喔。做法很简单,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以密闭的玻璃罐,一定要是玻璃罐才行,透明的更好。然后到四周卖酒的地方买一瓶酒精度35%以上的酒,要是白色透明的才行。

湖北香城酒业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桂花之乡——湖北咸宁。公司拥有湖北省第①家通过国际有机联合会认证的有机水果原料基地,是农业产业重点的龙头企业。
公司通过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发酵实验室的核心研发团队深入合作。选育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专用酿酒酵母”,研发出“控温发酵,恒温窖藏,超滤除病菌”等核心技术,羡慕依托自身无污染的有机水果和“品质甲天下“的咸宁桂花等原料优势,开发出“采桑紫”桑果酒和“忆桂香”桂花酒系列产品。
近日,领略欧洲果酒的魅力,看一看,听一听欧洲人民都在喝什么果酒?哪国的果酒更有意思?而果酒在中国又是以何种生活方式存在?
在比利时和芬兰
种类多、防酗酒、必需品
制作与品尝果酒是比利时的时尚文化,不光在节庆时,平常生活也可见果酒的踪迹,比利时近来也积极研发可回收包装,鼓励新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也积极推动酗酒防治。
比利时酒精与药物问题防治协会(VAD)公布指南,提醒民众每周饮酒总量不宜超过10杯,提倡饮用低度的酒。
实际上,在比利时,果酒不仅是防治酗酒的手段,更是一种小清新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果酒果汁协会,协会秘书长赫尔曼斯介绍,欧洲饮用果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四百年前的杏酒。他们的一个特点是种类众多,可以用杜松子酒、苦艾酒、葡萄酒、茴香酒等调配出上百种配制酒;另一个特点是市场化程度高,产品接受程度高,果酒厂人均占有率高。
欧盟果酒果汁协会成立于2001年,成员来自20多个国家,是目前欧洲极大的果酒果汁行业组织。协会成员之一比利时微笑酒业公司CEO 格纳特就介绍,微笑酒业公司以多系列杜松子配制酒为主要产品,该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在整个欧洲都是非常少见的。
而在距离比利时2000多公里的芬兰,这里的人们更是一日三餐都要饮用果酒,果酒是餐桌上的必需品,如同中国的茶水。这里的果酒主要是以伏特加白酒为酒基,主要使用树莓、蓝莓、草莓、北极莓等野生莓果配制。
果酒创新联盟发现,芬兰和比利时一样,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果酒厂人均占有率高,五百五十万人就有二十一家果酒厂,在芬兰葡萄酒也统称为果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