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
枇杷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温将影响其开花结果。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但气温或地温达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温,很容易产生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6]
一般在次年的五、六月间果实就会成熟了,而且还具有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即可试花结果,每三年株产可达5公斤,五年后进入丰产期。
下面是对枇杷的介绍:
属蔷薇科常绿小乔木。叶厚,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每年九、十月间开花,花色淡黄白,有芳香。次年五、六月间果实成熟。枇杷树常年翠绿, 秋冬花白,春夏果黄鲜艳,所以又是一种观赏树木。 枇杷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
“石骨子”是南方一种土壤的俗称,该土壤为红土与风化成粒状的页岩组成,粒状红石包裹在红土之中,喻石为骨因而得名。众所周知页岩矿物含量极高,但植物根部是无法吸收石化物质成分的,然而历经岁月风化成粒的页岩。
页岩可被植物吸收利于植物生长的矿物成分是普通土壤中不可得的,再与极为适合植物生长的红土结合就形成了土质松软富含有效矿物成分高特别适合种植水果的石骨子土。形成该土壤所需的天然因素居多,因而难得,面积成规模的更是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