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编辑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枇杷
枇杷
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长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
一般在次年的五、六月间果实就会成熟了,而且还具有生长快,结果早的特性,嫁接苗定植后第二年即可试花结果,每三年株产可达5公斤,五年后进入丰产期。
下面是对枇杷的介绍:
属蔷薇科常绿小乔木。叶厚,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每年九、十月间开花,花色淡黄白,有芳香。次年五、六月间果实成熟。枇杷树常年翠绿, 秋冬花白,春夏果黄鲜艳,所以又是一种观赏树木。 枇杷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可于6月采种后立即进行。嫁接一般以切接为主,可在3月中旬或4月-5月进行,砧木可用枇杷实生苗和石楠。定植于萌芽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也可在5月-6月或10月进行。定植苗需多带须根和附土,以利成活。
2、肥水促控花芽分化
6~8月,不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6~8月拉枝后到花芽形成前,如果仍然无法控制旺枝生长,可在叶面喷施600~800倍磷酸二氢钾和硼酸的混合液2~3次。6~9月,对生长旺盛的枇杷树,要开沟排雨水,降低土壤水分,要适当截断表土的部分根群,降低枝条水分。
3、用调节剂促控花芽分化
使用多效唑(PP333)土施0.5g/m+叶面喷施l 000mg/L,在6月20日和30日左右各处理一次;或者在6~8月每月各叶面喷施多效唑1000mg/L一次,使夏梢很快停止生长,增大细胞液浓度和C/N浓度,促进
枇杷
枇杷(2张)
花芽形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