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到12月,果酒创新联盟发起的“果酒飘香 富美家乡”——“果酒他乡”系列第1季,已经连续走进怀来、保定、烟台、蓬莱等地考察了海棠果酒、无花果酒、树莓酒、苹果酒等企业。
在酿造专家、媒体观察员及果酒企业家代表走访中发现,我国没有专业的果酒加工设备,使用的大部分是葡萄酒的加工设备,没有专业的果酒发酵剂同时加工规模非常小,以年产量100吨以下的居多,但品类十分丰富,口感上乘,低度、果香浓郁、安全性高、平均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一瓶,与国内葡萄酒价格相比基本持平。
“在我国,果酒是活在尴尬的世界里。酒行业是个大产业,白酒、啤酒、葡萄酒、洋酒,甚至是保健酒都是风生水起,而果酒却迟迟没有立锥之地,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跟中国的果酒文化有关。”中国果酒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晓芹说。
刘晓芹看来,利用水果生产果酒,在提高人们健康的同时,还能减少粮食的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消耗大量的果品,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民的增收致富,对脱贫攻坚均有较大的帮助。
“果酒他乡”活动走进山东蓬莱调研了几个果酒原材料基地,其中一个与当地果酒企业合作的果农种植了200余亩的苹果,每年产量达50万公斤左右,但每年的苹果市场价格总是不平稳,经常处于“丰产不丰收、丰收不丰产”的困境,自从与当地果酒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每年的收益都十分稳定,不仅鼓了腰包,还降低了市场风险,果酒企业也得到了优质、优量的原材料,双方共赢。
“未来,对于果酒的发展,应注重高质量的产品要有对应的品牌才能将价值更大化,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均应进一步加强品牌意识,丰富品牌文化,引导消费者形成文化消费方式。最关键的一点是产品的市场定位,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产品的市场定位非常重要,市场定位精准,事半功倍。”刘晓芹建议。

果酒是利用新鲜水果为原料,在保存水果原有营养成分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发酵或人工添加酵母菌来分解糖分而制造出的具有保健、营养型酒。果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及色泽,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以苹果酒为例,它是精选优质苹果为原料发酵酿造而成,保存了苹果的营养和保健功效,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有机酸,常饮苹果酒有促进肠胃消化、舒筋、美容健体的功效。

苹果酒的家庭做法
1、苹果原料的选择及处理:应选用成熟度高的脆性苹果,要求无病虫,霉烂,生青,然后用饮用水清洗并沥干水份。
2、破碎取汁:先将苹果放在2% 的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min,然后取出清洗干净后去皮,破碎时添加6%~8% 亚硫酸钠,注意添加的均匀性。
3,澄清分离:刚榨出的果汁很混浊,需及时添加果胶酶和SO2充分混合均匀后,静置24~48h,在未产生的发酵现象之前进行分离。由于产生的沉淀物较多且结构疏松,宜选用吸管逐步下移的虹吸法取清汁。
4、添加果胶酶:在新鲜榨出的苹果汁中加入40~60mg/L的果胶酶,在30℃ 处理8h ,再压榨取汁,所得浑浊果汁再次用50mg/L 的果胶酶在30℃ 处理4h 即得澄清汁。
5、调整糖度和酸度:果实的含糖量越高越好,一般含糖量5%~23%,发酵前要对果汁进行调整。含糖量不足部分加糖补充,以1.7g糖生成1%的酒精计。有机酸能促进酵母繁殖与抑制腐菌的生长,增加果酒香气,赋予果酒鲜艳的色泽。但过量不但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而且使酒质变劣。发酵前应适当调整酸度,一般为每100ml含0.8~1.0g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