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厂家浅谈采集蟾酥
养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夏秋两季,每2周可采一次,6-7月是刮浆高峰期。首先准备好铜制或铝制的夹钳、竹片、大口瓶或小瓷盆、竹萎等工具。刮浆前先将蟾蜍在清水中洗去污渍,用小杆轻敲头部或用少量辛辣的物品如大蒜、辣椒等刺激,增加唏酥分泌量。
刮浆部位是紧靠头部两侧耳根的大疣粒耳后腺的背上的大小疣粒。刮浆时,左手握住蟾的后腹部,使耳后腺充满浆液,然后用夹钳用力夹裂耳后腺,流出白浆,刮浆时忌用铁器接触,否则浆液变黑。刮过浆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旱地,防止感染发炎,引起死亡。采浆时注意不溅到眼里,一旦误入眼中,可用紫草煎水洗净消肿。
刮出的浆液尽量在12小时以内用60-80目尼龙筛绢或铜筛过滤除杂,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晒至七成干,再放在铜或瓷盆中晒干制成团酥,也可放在60OC恒温箱中烘干,密封保存或出售。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类提供治病良药,又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用动物,其肉质比青蛙还细嫩鲜美,在我国上海及浙江地区每年上市食用量超过青蛙,因为它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兼食用动物。蟾蜍 (癞蛤蟆 )全国均有分布 ,以中华蟾蜍和黑眶蟾蜍为体大 ,价值高 ,品种优良。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蜍具有退热,祛湿,杀虫之功效,是治疗疳病、痈疽、诸疮之要药。据医学分析,蟾蜍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等物质,以及有强心作用的甾体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攻坚,麻醉止痛等功效。
蟾蜍俗称 '癞蛤蟆',属两栖动物,它不但是捕食害虫的农业卫士,而且集药用、保健、美食于一身,因而被誉为'蟾宝',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
蟾蜍和蛇、蝉一样,身上常要蜕下一层皮,称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痛镇静等功能。据'本草纲目'记载,蟾衣能治一切恶性肿等疑难杂症,蟾蜍蜕下的皮往往是自己吃掉,蟾蜍虽遍布全国各地,但采集加工的人不多,养殖者更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蟾衣在各大药材市场十分火爆。我公司生产的活乐康牌长白山蟾衣胶囊,蟾衣超微粉就是由蟾蜍自然脱下的蟾衣加工而成,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癌症,白血病,乙肝患者。通过专业技术蟾蜍在自然环境下,蟾蜍每月蜕衣1-2次,每公斤蟾衣回收价6000—22000元,采用非药物蜕衣技术,几乎无成本开支,如加以综合利用,一只蟾蜍1年能获利7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