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枇杷品种有白沙、红种、草种三大类计有18个品种,主栽品种5个:“软条白沙”、“大红袍[1] ”、“夹脚”、“杨墩”、“宝珠[2] ”,尤以“软条白沙”为最,属国宝级优质品种,堪称枇杷中的珍品。
平头大红袍:系塘栖枇杷名种。果实呈扁圆形,果顶广圆略平,形较大,个重30克左右,的55克,皮和肉均呈橙红色,皮厚韧易剥、肉质致密细腻、汁液中等。浓甜稍酸,含糖14%,风味佳。每果含种子3粒,核心较浓,可食率65%。6月初成熟,果实晒能力强,耐贮运,鲜食和制罐兼优。
?蚧类
??(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等)。药物防治时期:矢尖蚧为代若虫期,红蜡蚧为幼虫期大量上梢为害时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为幼虫盛发阶段。常用药剂阴酮、杀扑磷、苦参碱、乐斯本、机油乳剂等。注意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保护和利用日本方头甲、红点唇瓢虫、草蛉、黄金蚜小蜂、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
??蚜虫
??新梢被害率达25%,应即时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叮虫脒、乐果、丁硫克威等。应注意保护七星瓢虫、大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虫卵,减少害虫基数。
??潜叶蛾
??防治的重点时期为夏、秋梢抽发期(7月上中旬)。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结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发的新梢健壮整齐。药剂防治:新梢抽发至1-2cm时喷药,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杀螟丹、氯氟菊酯等。
温度控制
枇杷原产亚热带,要求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长,但进行经济栽培的年平均气温应在15~17℃,且无严寒天气。枇杷花期在冬末春初,冬春低温将影响其开花结果。气温-6℃时对开花、-3℃时对幼果即产生冻害;10℃以上花粉开始发芽,20℃左右花粉萌发。但气温或地温达30℃以上时,枝叶和根生长滞缓而不良,果实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温,很容易产生日灼伤害,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枇杷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广,一般土壤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含砂或石砾较多疏松土壤生长较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