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价值
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入脾、胃、肺三经。具有补中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和五脏、通四脉、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故大米被称誉为“五谷之首”,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古代养生家倡导“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阴亏虚所致的咳嗽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经常喝点大米粥有助于津液的生发,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
生姜苏叶粥:
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有效药材,也是中医常用的药材,有祛痰、祛寒、补气、除痘、平喘的作用;苏叶也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在一般药店就可买到。具体做法是: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种子米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生姜大枣粥:
效果与生姜苏叶粥相似。做法是:将种子米放入锅中,简单干炒一下,再放入水,用勺子将米搅拌均匀后,放入大枣和生姜片,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放入少许盐。需要提醒的是,这两种粥温热效果很强,幼儿、眼睛严重充血的人不宜食用。
杏仁粥:
杏仁(去皮)20个左右,种子米50克。加工时先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然后加少许白糖或食盐。该粥可以止咳定喘、祛痰。
防风粥:
防风(在药店可以买到)15克,葱白2根,生姜3片,种子米50克。先将大米煮熟,快熟时加入防风、葱白和生姜,可适量加盐。该粥可清热、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病症。
同时,喝粥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烫,以免伤害黏膜,也不能过凉,以免影响疗效。
大米简介
大米的加工过程:稻谷----糙米----胚芽米----精白米。
稻谷(去谷壳)——糙米(去除部分种皮)——鲜胚芽米(去除全部种皮及胚芽)——精白米(只剩胚乳,即淀粉。)
种子米(鲜胚芽米)磨掉了糙米难消化的麸皮,保留整个胚芽,营养价值同糙米,口感同精白米;
每100克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0.9%-1.3%,粗纤维0.3%,钙0.7%,磷1.36%,铁0.23%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因此,食用大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大米中的脂肪含量很少,稻谷中的脂肪主要集中在米糠中,其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含量较高,一般占全部脂肪的34%,比莱籽油和茶油分别多2-5倍。所以食用米糠油有较好的生理功能。
稻、禾(小米)、稷(高粱)、麦、菽(豆)称为“五谷”。(稻即是未加工的大米)
六、科学吃米更利于健康
如今的年青人不愿意食用粗米,长期食用精米精面,疏不知常精米精面不利于健康。长期食用精白米、水晶米和细白面,容易引起维生素缺乏,使人患上脚qi病多发性神经炎,而哺乳的母亲长期其中的纤维素也会减少食用精白米面,还可使婴儿患上脚qi病。另外,精米精面的糠麸明显减少,膳食中缺乏食物纤维,也易导致结肠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病的发生。所以,吃些粗粮,有利健康,是有道理的。
共创食代种子米,为了最da 限度保留胚芽,特采用特殊工艺一次完整脱壳,零抛光、零打磨,将对胚芽的伤害降低;为防止被脱壳后的种子米长时间存放发生氧化、发霉、生虫等现象,将收获的新鲜水稻运输至现代化、高科技的仓库存储,根据当日定单现磨现卖,同时采用先进的充氮包装,保证了种子米的新鲜营养不流失。共创食代不忘初心,为国人健康出份力;努力让每一个家庭,吃上健康营养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