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编辑
枇杷的英文Loquat来自芦橘的粤语音译。苏轼的诗中亦曾提及这种水果:“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又有人认为芦橘这个名称为讹传
大五星枇杷系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于1978年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
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枇杷类奖),目前在成都龙泉其市场售价高出其他优质品种1-2倍,故又有枇杷之王的美誉。目前成都龙泉驿柏合镇和湖北赤壁市余家桥乡共同成立的跨省合作社,赤壁绿态果业专业合作社有几千亩的大五星枇杷,注册了'三国赤壁'品牌,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大五星由龙泉驿区果树研究所和成都市龙泉驿区果树推广站从本区农肖久松家的实生枇杷园中选育而成。[1]
杨墩:杨墩原系塘栖附近的村名,有南杨墩和北杨墩两村,该品种原产于杨墩村,故而得名。杨墩种枇杷因树叶有大小之分,故有大叶杨墩和细叶杨墩品种之分。 大叶杨墩果面浓橙黄色,果点粗而疏,绒毛疏且长;果皮薄,但较细叶杨墩厚,剥落容易,果肉呈橙黄色,肉质细,汁液中等,风味甘酸适度,较淡。
夹脚: 塘栖枇杷产地对较丰产品种附加“五儿”,意即为较丰产。 夹脚枇杷果大,呈歪倒卵形,果顶平广,基部尖峭,果粒间大小形状尚整齐,果顶呈麦秆黄色,绒毛长,斑点少,果皮厚薄中等或稍厚,剥落容易,果肉呈橙黄色,肉质较细,果汁极多,风味酸多甘少,味浓。 夹脚品种树势强健,抗逆性强,丰产,不易遭受冻害及其它污染危害,成熟较晚,果形大。采摘指南
中间的石拱跨度为15.6米,北南各有三个对应的石拱,跨度分别为11.8米、8米、5.4米。广济桥相传是由唐朝大将尉迟恭督修的。据民国《杭县志稿》的编纂者查考,发觉尉迟恭一生中从未到过浙江,况且西险大塘及桥梁等建筑大抵在唐大历之后,与尉迟恭在世时相距200余年。后这200年后,又出了个尉迟恭,此人是个人石匠、建筑师,人称大匠尉迟恭。他是唐代宝历年间人,曾在西险大塘主持修建成章湾陡闸。今存广济桥系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由鄞人陈守清募建。明朝弘治年间,大匠所建之桥早已塌圯,百姓往来均靠摆渡,每逢风急浪高,总有人落水。此时,宁波义士陈守清挺身而出,募资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