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池小蝌蚪池要建水泥池,也可建土池,蝌蚪在孵化池中稍养大后移入蝌蚪池。蝌蚪池的面积宜稍大,一般通常为20-30平方米,水深30-80厘米,此规格易控制水质和便于管理,池过小水质易变坏,过大管理不方便。蝌蚪池的池壁坡度宜小些,约3:10(斜坡起止点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池中可种一些漂浮性水生植物,水面下10厘米处设置饵料台。
幼蛙池可专门用来饲养变态后2个月内的幼蛙,因此时幼蛙的捕食能力较差,此期需要加强护理,是人工驯食死饵的好时机。幼蛙池建造面积不宜过大,要按养蛙的规模数量、管理水平的高低来灵活决定,陆地占1/4,池水深15-40厘米,池壁堤坡为3:10。池的四周要植树绿化,为蛙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养殖池是牛蛙进行养殖的最基本设备。进行集约精养牛蛙需要建造各种养殖池,野外放养也必须建有种苗池,通常要考虑到牛蛙的繁殖特点、变态过程、自相残杀习性(大蛙吃小蛙,小蛙吃蝌蚪)和冬眠习性的需要。牛蛙各不同发育阶段应进行分池饲养。一般建造一个规范化的养蛙场应包括蛙的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商品蛙池和种蛙池6类养殖池,各类池建造数量、大小以及建造与否,主要依据养殖对象、养殖方法、养殖规模和场地大小而定。
我场从建场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针对蝌蚪及幼蛙的疾病预防,控制等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杜绝因为疾病而导致的重大损失。解决了“蛙卵孵化---蝌蚪培育---幼蛙开口训食”等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对养殖中出现的疾病,如:出血病,腐皮病,红腿病,腹水病,特别是变态期的幼蛙大量死亡,以及无名症状死亡等疑难病症,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预防和治愈方案,大大减小养殖户的损失,提高成活率。
联系人:彭道起(经理)
手机:18771099178
邮箱:28227081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