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喷带简介
微喷带是一种新型微灌设备,又称“喷灌带”、“微喷带”、“喷水带”、“喷水管”、“多孔软管”等。
微喷带工作的原理是将水用压力经过输水管和微喷管带送到田间,通过微喷带上的出水孔,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形成细雨般的喷洒效果。
微喷带的出水孔多半采用多空分组方式,按照一定距离和一定规律布设,如:斜五孔、斜三通、横三孔,左右孔和无孔等,出水孔一般采用机械钻孔、启动打孔和激光打孔,孔径为0。1~1。2mm,空型呈圆形。目前主要的型号是:N30、N45、N50、N65四种规格型号。
微喷带可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
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微喷带的组成结构:
典型的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
1、水源、江河、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但其水质需符合微灌要求。
2、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器、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流量量测仪表等。
3、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按照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水单元和灌水器,输配水管网包括干、支管和毛管三级管道。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其上安装或连接灌水器。
4、灌水器是直接施水的设备,其作用是消减压力,将水流变为水滴或细流或喷洒状施入土壤。
多孔式微喷带的田间使用方法
1、【布置间距】 微孔水流射程在1石一3对米之间,为了保证较高的灌水均匀度,微喷带布置间距以3对米为宜,即一般每畦铺设一根。
2、【配套数量】 微喷带配套数量根据单井出水量决定,单井出水量为40立方米/小时,需配3组,每组6-8根,(10米),单井出水量为25立方米/小时,也配微喷带3组,每组4-5根,以便交替使用。
3、【分水装置】 由于低压管道出水口流量较大,所以在出水栓之后,需连接一段直径为11毫米的分水小白龙,每隔3对米设一个分水口,分水口由分水变径三通做成,三通管径为 110x40毫米。三通出水口与微喷带连接采用快速接头。微喷带可以群管连片集中使用,也可单管单用。
4、【调压装置】 现行低压管道的出水口一般只有0.2-0.5米的水头,无法满足微喷带正常工作,必须对现有水泵和调压管进行调整及改造,水泵扬程选择需满足低压管道最远出水口达到6米的工作水头条件(考虑微喷带沿程损失)。低压管道加微喷带灌溉系统的调压管适宜装在离井最远给水栓处,这样可以不需经常搬移调压管。本系统的凋压管高度一般需6对米,用软管与出水栓上的特制三通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