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3Cr13是通过调整硫含量(S≥0.15%)改善3Cr13切削性能的特殊钢种,执行GB/T
1220-1992(后续新为GB/T
1220-2007标准)。其淬火回火状态下抗拉强度≥735MPa,屈服强度≥540MPa,金相组织为马氏体型。该材料通过优化硫元素占比提升加工性能,适用于自动车床批量生产精密机械零件 [1]。
材料类型马氏体不锈钢
执行标准GB/T 1220-2007系列
碳含量0.15%-0.35%
硫含量≥0.15%
抗拉强度≥735MPa
典型应用轴类部件、电磁阀壳体 [1]
目录
1材料特性
2化学成分
3力学性能
4热处理工艺
5加工应用
6标准规范
7工艺注意
通过添加硫元素(含量≥0.15%)形成易切削特性,降低磨损率,特别适合自动车床连续加工。淬火处理后可获得高硬度(≥217HB),同时保持断面收缩率≥40%的韧性指标。
碳(C):0.15%-0.35%(控制强度与硬度)
铬(Cr):12.00%-14.00%(提供基础耐腐蚀性)
硫(S):≥0.15%(关键切削性能改善元素)
其他元素:磷(P)≤0.060%、镍(Ni)≤0.60%(可选添加)
在淬火回火状态下呈现优异机械特性:
抗拉强度:735-980MPa
屈服强度:≥540MPa
断后伸长率:≥12%
冲击功:≥24J(零部件抗冲击能力)
采用三阶段温度控制:
1.
退火处理:800-900℃缓冷或750℃快冷(加工应力)
2.
淬火处理:920-980℃油冷(获得马氏体组织)
3.
回火处理:600-750℃快冷(调节材料韧性)
主要应用于精密仪器制造领域:
自动车床加工电磁阀壳体、微型电机转轴
冷冲压模具镶件与基体材料
改善1Cr13切削性能的钢种
汽车制造用轴类精密零件(规格5.5-38mm线材) [1]
中日两国均有对应技术标准:
中国:GB/T 1220-2007
日本:JIS G4308-2013(对应牌号SUS420F)
需严格控制热处理参数:
退火保温时间按1.2-1.8分钟/毫米厚度计算
避免在600-750℃以上进行应力松弛处理(防止晶界开裂)
焊后需进行600-750℃回火热处理(每63mm厚度至少保温0.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