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17Ni2是中国GB标准马氏体不锈钢,对应牌号包括日本SUS431、德国X22CrNi17、美国431等。该钢种属于低碳铬镍型耐蚀钢,化学成分含碳0.11%-0.17%、铬16%-18%、镍1.5%-2.5%,通过亚温淬火可抑制高温回火脆性,改善韧性并保持强度 [1]。其热处理工艺通常为950-1050℃油淬及275-350℃回火,形成马氏体组织,抗拉强度可达1100-1730MPa,硬度≤285HBW [3]。
该材料对氧化性酸(如)和酸溶液具有良好耐蚀性,适用于制造化工设备、轻工机械中的轴类、活塞杆及泵体等耐蚀零件。热加工时1100℃始锻并控制终止温度850℃,以优化组织均匀性。物理特性包括密度7.75g/cm3、弹性模量210GPa,但因焊接性能较差,加工需避免焊接工艺 [1]。
中文名1Cr17Ni2
抗拉强度淬火回火,≥1080 (MPa)
伸长率淬火回火,≥10(%)
冲击功淬火回火,≥39Akv (J)
标 准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
目录
1特性及适用范围
2化学成份
3力学性能
4对应牌号
5物理性能
6工艺规范
?热加工规范
?低温退火规范
?高温退火规范
?淬火、回火规范
7常有规格
1Cr17Ni2系是马氏体不锈钢中强度与韧性搭配较好的一种钢种。它对氧化性酸、大部分酸以及盐类的水溶液有良好的耐蚀性。一般适用于制造,醋酸的生产和轻工,纺织等工业中的既要要求强韧性又耐腐蚀的轴,活塞杆,泵等零件。
1Cr17Ni2钢是低碳铬镍型耐蚀钢,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对氧化性的酸类 (一定温度、浓度的、大部分的酸), 以及酸水溶液都有良好的耐蚀性. 亚温淬火能有效地抑制该钢的高温回火脆性。可以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降低, 韧性得到改善, 断口形貌由准解理型变为韧窝型, 合金元素向基体和δ-铁素体中的富集程度增大,在改善钢韧性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强度水平。但该钢焊接性能不好, 易产生裂纹, 因此制造具时, 不宜进行焊接。 [1]
当锻造加热温度较高时, 虽然钢的α-相增多, 但塑性良好, 这与部分组织强烈的再结晶有关。该钢在1100°C时的伸长率大。为了改善钢的塑性和表面质量, 应使停锻、停轧温度偏高一些; 同时, 为了得到均一的组织, 应该采取较大的锻造比。
碳 C :0.11~0.17
硅 Si:≤0.80
锰 Mn:≤0.80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6.00~18.00
镍 Ni:1.50~2.50
硬度 :退火,≤285HB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1、退火,680~700℃高温回火空冷;2、淬火,950~1050℃油冷;3、回火275~350℃空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马氏体型。
●交货状态: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播报
对应日本牌号:SUS431
对应德国牌号:X22CrNi17
对应美国牌号:431
对应英国牌号:431S29
1、临界点温度 (近似值):Ac1=810°C、 Ar1=780°C、Ms=357°C。
2、密度:7.75g/cm3
3、质量定压热容: 459.8J/ (kg·K)。
4、弹性模量 (20°C): 210000MPa。
5、电阻率: 0.70×10-6Ω·m
6、线胀系数: 温度20-100°C /20~200°C/20~300°C/20~400°C/20~500°C, 线胀系数: 10.0×10-6K-1/10.0×10-6K-1/11.0×10-6K-1/11.0×10-6K-1/11.0×10-6K-1。
7、热导率:
温度 20°C/100°C/200°C/300°C /400°C/500°C/600°C/700°C/800°C /900°C,
热导率20.9[w/(m·K)]/21.7[w/(m·K)]/22.6[w/(m·K)]/23.4[w/(m·K)]/24.2[w/(m·K)]/25.1[w/(m·K)]/25.9[w/(m·K)]/26.7[w/(m·K)]/28.0[w/(m·K)]/29.7[w/(m·K)]。 [2]
热加工规范
冷装炉温≤800°C (热装炉温不限), 开始温度1100~1150°C,终止温度>850°C,>50°C时在砂内缓冷。
低温退火规范
退火温度670°C, 炉冷, 金相组织为珠光体。
高温退火规范
退火温度 850 ~870°C, 油冷或空冷, 硬度≤250HBW。
淬火、回火规范
1、淬火温度950°C~1050°C, 油冷, 回火温度 275 ~350°C, 空冷, 抗拉强度≥1100MPa、伸长率≥10% 、冲击韧度≥50J/cm2、硬度≤285HBW
2、淬火温度950~1050°C,油淬, 回火温度280~350°C,空冷, 抗拉强度1100~1730MPa、伸长率10%~22% 、冲击韧度 25 ~50J/cm2、硬度187~286H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