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蟑螂有哪些危害?
蟑螂是一种世界性卫生害虫, 与人类关系密切, 危害甚笃, 侵害千家万户。 室内最常见的蟑螂有以下六种: 德国小蠊、 美洲大蠊、 黑胸大蠊、 日本大蠊、 澳洲大蠊及褐斑大蠊。
蟑螂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 咬坏衣服, 书籍和生活用品等; (2) 偷吃食品, 还在爬过的食品和食具上留下异臭, 造成污染; (3) 身上携带几十种细菌、 病毒、 霉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 传播疾病; 蟑螂尸体干后的粉末, 人接触后会产生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性皮炎, 皮肤水泡疹, 皮肤瘙痒, 过敏性鼻炎, 婴儿哮喘等; (4) 钻进电视机、 通讯器材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栖息藏身, 容易引起短路而发生故障。 由此可见, 对蟑螂的危害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 怎样消灭蟑螂?
蟑螂属杂食性昆虫, 荤素食品都吃, 喜食腐败发酵的有机物如: 垃圾, 粪便, 死动物等, 它们一般都躲避在橱柜、 桌子、 水池边、 操作台等缝隙和角落处, 美洲大蠊也可在室外下水道, 暖气沟渠和垃圾场所, 德国小蠊多见火车、 船舶、 饭店、 医院及有取暖设备的建筑内。 蟑螂喜暗怕光, 昼伏夜出, 属夜行性昆虫。 蟑螂活动受温度影响, 在 15-37℃范围活动最频繁, 室温超过 40℃时趋于死亡。 灭蟑螂要防止长期只用一种方法, 或只用一种化学杀虫剂的单打一措施, 而要重视综合防治。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以害虫的生态学为基础, 从它们和周围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 因地制宜地综合采用环境、 化学、 物理、 生物或其他有效手段, 有机地组成一套系统的防治措施, 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并在重要地区和有条件的局部地区争取予以清除, 以达到除害灭病的目的。
1、 环境防制
搞好室内外卫生, 清除栖息场所室内垃圾和厨房保持清洁, 缝隙及时堵防制嵌, 门窗必须严密无缝与邻居和室外相通的墙壁缝洞应予以堵塞, 防止卵鞘入室, 往室内搬运家具和整箱应仔细检查防止蟑螂和其卵鞘带入屋内。 下水道必须经常疏通, 通入室内的开口处用小铁网罩住, 防止从下水道爬进室内。
2、 化学防制
使用化学杀虫剂仍是杀灭蟑螂的主要手段, 具有速效高效的优点, 但是要防止随意提高使用浓度等滥用药物现象发生, 为防止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应重视杀虫剂的复配和轮用, 常用的方法有: (1) 滞留喷洒: 可有快速击倒及致死效果并具有较好的残效性。(2) 毒饵: 将其撒布在蟑螂经常活动场所, 宜量少、 堆多, 以使害虫有更多机会取食毒饵, 只要毒饵适口性好, 投放的位置好, 覆盖率高, 杀灭效果一般比较满意。 (3) 灭蟑 螂粉笔 : 在蟑螂经常出入的地方用药笔涂抹宽约 3 厘米的药带, 对蟑螂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