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纤维过滤材料应能最大限度地过滤液体中的所有颗粒物,而压力损失最小,并且纳污容量最大。然而。实际上这三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一般来说,滤材的过滤精度越高,压力损失增大,并且纳污容量减少。但是,实践表明通过精心研究和合理设计的滤材,可以使过滤精度、压差与纳污容量之间的矛盾得到较好的统一。从而获得满意的过滤性能。
关于纤维原料的选择,纤维原料的选择与滤材的过滤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径较细的纤维,形成的滤纸微孔尺寸小,可以提高滤材的过滤精度。如果用粗纤维做成与细纤维相同的孔径,则总的孔隙面积减少。从而使压差增大,纳污容量减少。但是。实验研究表明,全部用细纤维制成的滤纸,虽然过滤精度高,但由于纤维堆积密度高,孔隙率低。因而流体阻力损失大,纳污容量小。而采用粗细纤维合理搭配的纤维结构。可以显著改善滤材的过滤性能,其中粗纤维起支撑作用,使滤纸具有适当的紧度和较高的孔隙率,而细纤维将粗纤维形成的较大孔隙分割为更细小的孔隙,因而提高了过滤精度,而且同时具有较好的压差特性和较大的纳污容量。粗细纤维的直径和数量的配比。对滤纸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需要通过优化试验确定参数。
其次,纤维本身的特性对滤材的过滤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表面光滑的纤维,流体阻力损失小,表面粗糙的纤维,孔隙率低,压差特性较差。直径一致性好的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可以提高孔隙率,增大纳污容量。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与进口滤材的玻璃纤维相比,国产玻璃纤维滤材的直径、长度一致性差,特别是对于国产的较细玻璃纤维,由于熔喷工艺不过关,致使其末端出现“液滴”。这也是进口滤材与国产滤材过滤效率存在很大差别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