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去年末白卡纸和铜版纸价格再次喊涨200-300元/吨,纸企库存持续低位,供不应求局面不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环保压力下的去产能导致供应收缩的局面仍将持续,纸浆涨价压力向下游传导,白卡纸、铜版纸等仍有涨价动力。
作为白卡纸和铜版纸的上游产品的纸浆,去年11月以来国内现货市场开始大幅涨价,统计数据显示,12月中国造纸协会纸浆价格及物量总指数连续第4个月出现双涨,其中价格总指数环比上涨7.76%至100.32点,涨幅是11月的两倍以上,造纸原料废纸也有大幅涨价。业内分析,近期纸浆涨价的主要原因包括现货供应不足、下游纸张持续涨价、市场存在人为因素推动等等。
近年来,中国的印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数字印刷的发展战略,有效地替代了部分传统印刷的市场应用。无论是商业客户,还是下游用户,已逐渐将对于设备产品的性价比的关注度,转移到设备产品的性能、稳定和质量上。
历史了解最初在我国隋唐时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目前shijie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13世纪左右欧洲的旅行家接触到中国的印刷术,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
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年印),晚于我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印刷除了烫金,烫银,UV,还有击凸,啤,压纹,植绒,金聪,热压,裱,YO,冲形,金边,针孔,过胶,压塑,打孔,等还有很多很多,它包含的范围很大,身边到处都能接触到关于印刷的东西,譬如宣传册,菜单,广告横幅等,最广泛的用途就是书籍,大量省去了人工劳力,既节省时间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