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标牌一般主要配置在配电房门、变压器、输电线以及跨越鱼塘、河流的电力线路周围,主要是用来表达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禁止垂钓,预防各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规避企业的安全风险。各类名称牌、容量牌、警示牌还有电压等级牌的安装,是为了防止施工、维修中发生人员误登杆、误碰、误入带电间隔、误操作而设置的,这也是保护人员和电力产品的安全。由于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标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丢失、损坏、字迹模糊等现象,这在公路附近、变压器、配电房、电杆等电力设施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广告。原本醒目的各种标牌,因为小广告的影响导致无法辨认。电力标牌是为了让大家规避风险,不能“一挂了之”,必须纳入到正常的维护保护范围之内。供电企业应将各类标牌等纳入日常的管理范围,对于损坏丢失的现象要及时补救,保证标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随着社会分工与各行业性的加强使得设计从艺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特别在工业革命后产生了专职的设计师,但这些专职的设计师大多是艺术家演变而来的,他们具有扎实的艺术功底与技能,像工艺美术运动为社会设计了大量清新自然、格调高雅的家俱、挂毯、瓷器和书籍,把高贵的艺术从墙上带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确的丝网印刷工艺程序及要求是,第一色用青色版印,印好后,用梯尺、色标进行阶调再现的对比检查。第二色用黄色版印刷,这样两色叠合成绿色,然后利用人的眼睛对绿色调识别能力强的特点,对照梯尺、色标检查印刷质量。第三色用品红色版印刷,最后用黑色版。黑色版可加强轮廓和暗调层次。四色版印完后就得到与原稿相同的彩色复制品了。
一提到标志、标牌、标识设计,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商品的商标、产品的标牌、产品的操作图形符号、CI等。其实,标记的历史已相当悠久,内容也极其丰富,只是科学、系统地研究标识的历史较短。
标记有多种分类,有以场所分类、产业分类等,若以人类五感来分,标记有如下四大类:
1. 视觉标记:包括文字、图形、图像表现的形,信号灯和霓虹灯一类的色、光,手语(聋哑)等动作,以及云、雨、雷等自然现象,这类标记量最大,也最重要。
2. 听觉标记:如语言、信号、警报、音乐等声音。
3. 触觉标记:如盲文、温度、浮雕等。
4. 嗅觉及味觉标记:香、臭等气味。
以上四类,其内涵很广,即使是同一事物,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标记也可认为是人们在环境中与人类行动直接相关的住处传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