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维修加固施工技术粘钢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设计 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抗弯能力,一般在构件的受拉缘的表面粘贴钢板,使钢板与原结构形成整体来受力,此时以钢板与混凝土粘结处的混凝土局部抗剪切强度控制设计。合理与安全的设计应控制在钢板发生屈服变形前,粘结处混凝土不出现剪切破坏。当桥梁结构的主拉应力区斜筋不足,为了加固和增加结构的抗剪切强度时,可将钢板粘贴在结构的侧面,并垂直于剪切裂缝的方向斜向粘贴(斜度一般为45°~60°),以承受主拉应力。补强设计时,钢板可作为钢筋的断面来考虑,将钢板换算成钢筋,原有构件承受恒载与活载,增加的钢板承受原有构件承受不了的那部分活载。在构件设计时,加固用的钢板可按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形状,但钢板的厚度必须比计算出的厚度大些。用于抗弯能力补强的钢板尺寸应尽可能薄而宽、厚度一般为4~6mm,较薄的钢板可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构件表面形状。用于抗剪能力提高的钢板厚度宜厚点,可依设计而定,一般采用10~15mm。设计钢板长度时,应将钢板的两端延伸到低应力区,以减少钢板锚固端的粘结应力集中,防止粘结部位构件出现裂缝或粘贴钢板被拉脱现象的发生。粘钢法加固桥梁,如何确保钢板和外加固构件形成整体受力是加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在补强设计时,除应考虑钢板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粘结剂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外,为避免钢板在自由端脱胶拉开,端部可用夹紧螺栓固定,或设置U型箍板、水平锚固板等,并在钢板上按一定的距离用螺栓固定,确保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满足抗拉或抗剪强度的需要。
加固方案与施工工艺
施工材料 加固所用的粘结剂,必须粘结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一定弹性。加固使用的钢板,一般以3号钢或16号锰钢为宜。钢板、连接螺栓及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采用。粘钢加固结合面的粘结强度,除粘结剂本身强度应确保外,主要取决于被加固构件混凝土强度。因此,粘钢加固基面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对于受压粘钢加固,当采用梁侧粘钢时,钢板宽度不宜大于梁高的1/3。粘结钢板在加固点外的锚固长度,除满足计算值外,尚应保证一定的构造要求,同时锚固区尚宜增设U型箍板或螺栓等附加锚固措施。为防止钢板锈蚀,延缓粘结剂的老化,钢板表面应作密封防水防腐处理。 hengshuijucheng
化学灌浆法修补裂缝 粘钢加固前,对加固构件基面产生的裂缝,可采用化学灌浆法进行修补。即将公学材料配制的浆液,用压送设备将其灌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内,使其扩散、固化。因固化后的化学浆液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能与混凝土较好粘结,从而增强了板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恢复板的使用功能,达到防锈补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