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性实践中,聚合物表面能的测定是通过测试油墨按照DIN ISO 8296或ASTM D 2578-99a来进行的。
按DIN
ISO8296法,是以已知不同表面能的墨在拟测的薄膜上刷上约100mm长的墨条,并观察其90%以上的墨条边在2秒钟内是否发生收缩并形成墨滴,如有,则换低一级表面能的墨再刷墨条,进行同样的观察,直至不收缩和出现墨滴,此测试墨的表面能即相对应为该薄膜的表面能。此种方法是测试表面能中间数值的方法,小出入不计。
按ASTM D2578-99a方法是以棉絮垫蘸测试墨涂出约25×25mm的方块,参照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观察,测得的是薄膜的低表面能数值。
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均可用同一种Softal测试墨,有30到72mN/m二十一种表面能级的测试墨(每种相差2mN/m)。达因试笔(38mN/m)可以用作电晕处理后表面能的一种快速测试工具,但不适合作为已印好或涂布好表面的系统测试。当测试笔在电晕处理过的表面划出一条线,如果是连续成线的,说明该材料表面能不低于38mN/m,如断断续续不连成线,说明该材料表面能不到38mN/m,处理不足或甚至未处理,不符合印刷加工要求。

薄膜级PET性能:PET是熔点较高的一类结晶聚合物,分子结构比较规整,易结晶和取向,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力学性能。如PET产品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较好的弹性、耐磨性和耐冲击性,载荷下耐蠕变性好。PET的玻璃化温度为67℃(无定形)、81℃(结晶型),软化温度和熔点较高,分别为248℃和267℃,耐热性能好,单轴拉伸的PET薄膜在150℃温度条件下,加热7天后,强度损失 30%,加热40天后强度损失仅50%。加热温度超过280℃,PET熔体会出现热降解现象,随温度升高,降解加剧。与其他聚合物相比,PET是一种优良的绝缘体。其介电损耗低,电阻率和击穿强度高,可作为一般绝缘材料使用。无定形PET为透明体,结晶PET则为不透明体。PET薄膜的透光率较高,对波长大于320nm的紫外线有较高的透过率(70%一80%),仅在波长315nm以下区域才有一强烈的吸收光带;PET薄膜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可以达到 87%,因而PET薄膜和容器瓶可以看作透明体。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