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生印刷静电的消除方法
为防止印刷静电的发生,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对带有静电的纸可暂缓使用,适当延长库存时间,且要控制好纸库的温湿度,库内温度直控制在18℃-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掌握在60-65%之间,在此条件下有利于减弱或消除纸张静电。其次可用晾纸措施去除纸张静电。当纸张需要急用时,可用晾纸机对带静电的纸张进行吊晾。吊晾时应注意机速与空气湿度的协调,即机速较快时,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反之,在机速较慢的情况下,湿度保持在70-80%吊晾效果较好。

产生印刷静电的原因
印刷中的摩擦引起静电。当纸张含水量偏少时,纸质十分干燥,纸张在输纸、压印过程中受到摩擦和压力的作用而使纸张带静电。纸张带静电有的是一种原因引起的,有的是几种情况并发造成的,情况不尽相同。各种纸或各批纸所带静电的大小也并不一定相同。另一个特点就是纸张带电后两面电荷极性相反,正反面相接触的纸便相互牢牢吸附在一块不易分开。因此给印刷输纸、传送、齐纸带来障碍,既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易引起印迹过底、套印失准等连带故障),还会增加印品损耗。

如何解决凹版印刷中的静电问题
对于静电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或处理:
1、定期检查设备的抗静电装置是否能够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2、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印刷环境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尽量选用没有静电的印刷薄膜,或者对印刷薄膜进行静电消除处理;
4、在稀释的溶剂中,补加极性溶剂,如乙醇等,少用乙酯。在BOPP薄膜印刷的过程中,可以在BOPP薄膜油墨中加入5%~20%的异丙纯来消除印刷过程中的静电;
5、也可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加入AE—2超浓缩静电剂或者3500A抗静电来解决“胡须”状静电,对于“边缘排斥”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油墨的印刷粘度或者采用BK—201助剂和BK-202助剂等进行解决;
6、在设计油墨的配方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油墨消除静电的能力,可以在配方中加入2%~8%的异丙纯,同时加入0.1%~0.5%的AE—2超浓缩抗静电剂或0.5%~2%的3500A抗静电剂进行解决。
问:如何解决CL—PP体系的复合白墨在存放期间的分层问题?
答:以CL—PP体系的复合油墨一般由EVA、MP45和CL—PP三种树脂构成,由于三种树脂之间的拼混以及与颜料的润湿不如表印油墨中的聚酰胺树脂和硝化棉树脂,所以在体系上容易发生不亲和,甚至发生颜料沉降。对于复合白墨,钛白沫的比重大于其它的颜料,更加快颜料与树脂体系的分离,即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