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剂是防冻液的主要成分,约占防冻液原液的92%~98%,防冻液原液可以根据各地气温的高低,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将冰点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有效的防冻剂是各种有机醇。各国从50年代以来几乎全部采用乙二醇作为防冻剂。乙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稍有甜味和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它能以任何比例与水相溶。乙二醇的浓度不同时。冰点亦不同。乙二醇--水防冻液的冰点同乙二醇质量分数不成线性关系。它的水溶液的冰点并不完全是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浓度超过70 %时,冰点反而上升。在配制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加以合理选择,以达到防冻性及经济性的要求。在中国江南,一般采用乙二醇质量分数为40 %的配比,而在寒冷的北方,需取乙二醇质量分数50%左右的配比比较适宜。
饮料制品
乙醇是酒主要成分(含量和酒的种类有关系)。
注意:日常饮用的酒内的乙醇不是把乙醇加进去,而是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乙醇,当然根据使用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还会有乙酸或糖等有关物质。
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另外对于啤酒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啤酒中乙醇浓度一般低于10%。
在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布在肝ll脏,在胃肠道及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分布。乙醇通过血液流到肝ll脏后,首先被ADH氧化为乙ll醛,而乙ll醛脱氢酶则能把乙ll醛进一步催化为乙酸,在肝ll脏中乙醇还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谢。人喝酒后面部潮红,是因为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因为这些人体内有高ll效的乙醇脱氢酶,能迅速将血液中的酒精转化成乙ll醛,而乙ll醛具有让毛细ll血管扩张的功能,会引起脸色泛红甚至身上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上脸”。另外还有一种酶——乙ll醛脱氢酶,喝酒脸红的人是只有乙醇脱氢酶没有乙ll醛脱氢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ll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