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1酸钾或5%硫1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乙腈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从接触液相开始,受教科书的影响,说“乙腈的溶剂强度较高,粘度较小,且截止波长(190nm)较甲醇(205nm)的短,更适合于利用末端吸收的检测”,让我认为乙腈更适合液相。平时实验中,乙腈和甲醇的使用是不分上下的,而一直使用甲醇保存色谱柱就让我纳闷,为什么不用乙腈呢?现在工作了,知道了乙腈的价格较高,难道是价格的原因吗?
直到最近才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一次工作时,用液相测他唑巴坦的含量,配流动相时,规定为加入乙腈后调节pH,而自己误操作,先把缓冲液的pH调好后再加入乙腈,结果实际pH值与目标值差了2.0。我之所以为那么做,是觉得乙腈不会解离氢离子,也不会与所配溶液反应,pH应该不会发生变化。
目前丙烯氨氧化生产丙1烯腈同时副产乙腈是工业生产乙腈的主要来源,占丙1烯腈产量的2%~3%。一个年产l8万t丙1烯腈规模的装置,每年可回收乙腈5400t,就是一个年产5万t丙1烯腈的中型装置,每年也可回收乙腈1000~1200t。由于六七十年代乙腈回收率低、成本高、用途不广等原因,很多丙1烯腈生产厂家把粗乙腈作为燃料烧掉或通过深井注射处理掉,有的甚至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这不仅没能很好的利用资源,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乙腈的用途日趋广泛,乙腈回收利用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