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玻璃钢格栅时,客户可以通过观察玻璃钢格栅的颜色、纱层分布、表面的平整度等等,即可对格栅板的整体质量有了一定的掌握。颜色暗淡是原材料配置的原因、纱层分布不均匀是操作技术的问题,那么玻璃钢格栅整体表面不平整是什么原因呢?
导致格栅板表面不平整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操作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操作技术方面,只要玻璃纤维纱能够均匀分布,那么就是原材料树脂的配置出了问题。如稀释剂添加量太少就会导致树脂的粘稠度大,极易凝固。所以在原材料调配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标准的比例将各种添加剂、辅助剂合理调配在一起。
其次第二点就是操作技术,有些不法商家通过减少玻璃纤维纱的层数来加快生产速度,提高效率。玻璃纤维纱作为基体如果量少就会导致玻璃钢格栅整体性能不稳定,从而出现表面树脂分布不均的情况。拉纱是一个细活,重要的细心,而且拉纱有一定的操作顺序。
最后一点就是玻璃钢格栅成型的最后一个步骤,加温使其凝固成型。如果加热时,温度没有达到标准,会导致玻璃钢格栅的凝固速度变慢而且对整体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内部无法充分的凝固成型,表层自然也会凹凸不平。
上面三点就是造成玻璃钢格栅表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三个原因的共同点就是全部属于细节问题,只有把每个步骤操作好了才能保障格栅板的质量达标,外表平整。

首先说玻璃钢格栅市场饱和度,做的人多了就便宜,商家多了也有的商家为了市场的竞争卖出商品,在磨具里面做了手脚,把模具的网眼尺寸增大,这样格栅就会便宜,还有的厂家就是把磨具的链接筋做的薄一点,这样就会降低成本。
其实真正的玻璃钢格栅是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国标树脂196#,和无碱纤维纱线,和氢氧化铝融合制作而成,很多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的是非标树脂和高碱纤维还有氢氧化钙制作而成。

玻璃钢格栅板安装方法 玻璃钢格栅铺设可由拖拉机或汽车改装的专用设备进行铺设,一般都是人工铺设。玻纤格栅每卷产品的纸筒两端各标有橙色和蓝色标记,在开始铺设之前,应选择胶面向下,确定上述标记颜色各在某一端,以方便施工而不致将胶面铺错。玻璃钢格栅铺设时,应保持其平整、拉紧,两边对齐,可以以使用水平尺做平,使玻璃钢格栅具备有效的张力,铺完之后再用干净的钢轮压路机碾压一遍。是玻璃钢格栅干净亮丽,更加色彩。 常用的玻璃钢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在已平整的基层上铺设,不带自粘胶的通常采用不锈钢卡环和钢钉固定法。普通路段均采用不带自粘胶的玻纤格栅,固定所需材料为: ①50×50×0.3mm的固定不锈钢卡环,要求平整不翘角,周边宜倒角处理; ②2英寸钢钉。 采用固定钢钉或不锈钢卡环法铺设玻璃钢格栅时,先将一端固定卡环和钢钉固定在已洒布粘层沥青的下层结构上,钢钉可用锤击或射入。再将格栅纵向拉紧并分段固定,每段长度为2~5m。也可按缩缝间距分段,钢钉位置设于接缝空隙处。要求格栅拉紧时玻纤纵横向均处于挺直张紧状态。 玻璃钢格栅搭接为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5m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置于后一幅之上。固定时不能将钢钉钉于玻璃钢格栅上,不能用锤子直接敲击玻璃钢格栅,固定后如发现钢钉断裂或卡环松动,则需重新固定。玻纤格栅铺设固定完毕后,须用胶辊压路机适度碾压稳定,使玻璃钢格栅与原路表面粘结牢固。 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采用洒布粘层油后直接摊铺玻纤格栅,压路机紧随后碾压,其效果较好,玻纤格栅也不易起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今后玻璃钢格栅的使用效果有着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