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拉丝液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断线
当断线发生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据断口形状分析,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由于铜材料在铸轧时产生的缺陷造成,二是在拉丝工序中的各种因素所造成,其中与拉丝油相关的原因主要是润滑性不足。
2、氧化
氧气及硫可以很容易侵蚀铜,形成化合物,为避免此现象发生,拉丝液必须本身要含有氧化剂抵抗的作用,以便防止铜线全部或部分黑化。防护措施在最后退火过程中,将最为有效。
3、泡沫
一般新系统在调试阶段,终是存在着暂时起泡的现象,即使是设计尺寸合适的系统,而且使用了去离子水也还会增加产生泡沫可能性。泡沫一般可能会维持几小时甚至几天,但较易于控制,并可达到稳定状态,偶然产生的泡沫常常由于意外造成。使用清洗剂清洗机器也会引起泡沫。产生泡沫的原因是空气混入乳化液造成。
铜拉丝油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1)放线。放线是生产中的关键。镀制用的铜线表面应尽量光滑圆整, 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刚拉出的细铜线由于表面有润滑液, 铜线表面极易氧化,应尽快镀锡。
(2) 退火。铜线的退火温度是影响成品线伸长率的关键因素。由于还要进锡炉二次加热, 因而退火温度不要太高 (略低于正常退火温度) 。
(3 )酸洗。铜线进入锡炉前, 一定要用适当的酸洗液进行清洗, 以保证锡层和铜线有良好的附着性。
(4 )锡炉。锡炉设备和锡炉温度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锡炉中的锡在加热时, 表面氧化很快, 会造成浪费。为防止这一点, 可在熔化的锡液表面覆盖一层云母、木炭粉等, 但管理不上灰造成脏乱,以隔绝空气与锡液表面的接触。
(5 ) 挡锡模。使用挡锡模主要防止锡粒和操作不当带到铜线上影响下道工序生产,一般有拉丝模和陶瓷模。采用拉丝挡锡模, 镀锡铜线表面质量好, 但价格高。
(6 ) 冷却方式。对于线径小于 0. 2 mm的镀锡铜线, 宜采用空冷, 生产中要控制好牵引和镀锡铜线出炉之间的距离即可。对于线径为0. 2~ 0. 6 mm的镀锡铜线, 采用风冷方式比较好, 它可以有效避免镀锡铜线因冷却不够在收线后产生线间粘锡现象, 保证镀锡铜线的表面质量。
(7 )加导轴油。
(8 ) 收线、牵引速度。收线、牵引速度应依据线径大小而定, 同时也考虑退火(及铜线在锡炉中的时间 牵引速度过快, 会导致退火不充分而影响伸长率, 同时也增加了断线机率; 速度太慢则铜线在退火炉中时间太长, 线会发硬。
铜拉丝液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管理:
1、高速铜拉丝液使用浓度的管理:
(1)使用浓度过高,成本增加,混入杂油容易形成凝胶状物质而难于过滤;
(2)使用浓度过低,会发生加工性能上的问题,如:模具使用寿命缩短、产品精度不良等,进而导致由于防锈性能不足而产生机台锈蚀,拉丝液易腐等问题的出现;
2、使用中的高速铜拉丝液日常维护必须事项:
(1)准确掌握液槽容量和每日消耗量;
(2)配制新液或日常添加水或浓缩液,要求计量准确,浓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
(3)每天必须派专职人员不定时间的测量工作液的使用浓度、pH值、油温、添加原液等数据都必须记录,并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