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法是选用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和有机阴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铵(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为提高分离效果,可适时、适量加入助凝剂。处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铬、悬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外排或用作人工注水采油的回注水。
絮凝剂的使用方法:
1. 使用时先用自来水稀释搅拌均匀,越稀越好。
2. 絮凝剂用量由水内物质成分和含量决定,添加量一般为0.5-3‰。添加原 则:含较多非水溶性胶体类金属氧化物、泥土、高分子有机物的水添加量较少;含无机盐较多的水添加量较多;PH值较高或较低时添加量多;水质越混浊添加量越多。
3. PH值(酸碱性)范围为5.5-9.0。
4. 添加絮凝剂后,进行循环或搅拌。一般5分钟后开始产生明显絮状聚团,如果10分钟仍无变化,应继续添加絮凝剂。
5. 添加絮凝剂后,浮力较大的絮状物漂浮于水面,浮力小于重力的絮状物下沉到底部,只要在设备支持下才可能全部上浮。如果希望全部沉淀可在水中撒入比重较大的泥沙土。
6. 为确保使用效果,应定期添加,长时间不生产也应添加,否则,水内滋生微生物,变质发臭,水内的絮凝剂被消耗。
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特点是能够将溶液中的悬浮微粒聚集联结形成粗大的絮状团粒或团块。它们都是含有大量活性基团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有三大类:
1、以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为基础,经过化学处理增加它的活性基团含量而制成。
2、用现代的有机化工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
3、用天然原料和聚丙烯酰胺接枝(或共聚)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