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化学危险:
一般不会燃烧
, 但受高热可分解产生有腐蚀性烟气。
与碱金属和氧化剂可发生剧烈反应,并可能发生燃烧甚至。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可致癌。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肺部、肝脏、可能对生殖系统和胚胎造成损害。摄入导致胃肠道刺激,产生恶
心、呕吐、
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产生系统抑制,有兴奋,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的可造成呼吸衰竭和死亡。吸入其蒸汽产生呼吸道刺激,有麻醉作用,引起头晕和窒息,过量吸入可导致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增加和迟发性肺水肿。皮肤和眼睛接触可导致灼伤,产生皮炎和化学
性结膜炎等。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有害燃烧产物】
二氧化碳、光气。【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氯甲烷的存储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32]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二氯甲烷的合成方法1、甲烷氯化法:将甲烷与循环气混合后,送入反应器,于380~400℃进行热氯化反应。气体反应产物经冷却器冷却至70~80℃后,送入吸收塔,用水吸收除去气体产物中的,再送入碱洗塔,用碱液中和除去残留的盐酸和游离氯。经过净化后的气体产物经压缩、冷却、冷凝为粗氯化物。粗氯化物送入蒸馏工序,经各个蒸馏塔分别蒸出氯甲烷,二氯甲烷不凝气除一部分放空外,其余与新料混合循环使用。控制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400~420℃,配料比CH4∶Cl2=4∶1,可得以二氯甲烷为主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