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内各家环保增塑剂工厂几乎都增加了新品种,例如DOTP,DINP,但其实大家的产品结构几乎还是一样,还都在一个同心圆中。因此产品的差异化并不明显。有所区别的是近年来一些增塑剂工厂不约而同的新建了苯酐装置,而且2006年苯酐利润颇丰,并延续至2007年;但一旦出现苯酐的滞销,又会使增塑剂雪上加霜,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也曾不止一次的出现。
我国的环保增塑剂产品的产量、品级率近年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产品的结构还不合理,工业增塑剂品种较为单一,特种增塑剂产量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国内增塑剂新品种,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重视产品生产,但对新产品的应用研究投入不够
环保增塑剂原料稀缺,上游供应商扼增塑剂行业之喉舌DOP的重要原料辛醇处于寡头垄断的局面,国内资源主要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下游分散的增塑剂工厂在寡头面前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国内辛醇几乎无销售淡季,增塑剂行业被无情的夹在上游坚挺的原料与下游苛刻的市场之间,左右为难,只好在圈内同各个同行之间进行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