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氯化镁的违规使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豆类制品生产中以工业氯化镁代替食用氯化镁进行添加,以达到缩减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是使用工业氯化镁泡木耳,木耳经过氯化镁溶液浸泡后菌朵会看上去较大,菌叶肥厚,能形成较好的感官,并能增加2~3倍的重量。
在正常温度环境中,氯化镁的形态是白色的结晶,可溶于水和乙醇,而且具备很强的吸水性。氯化镁制品会反卤泛霜便是这个原因。氯化镁吸水性强的特性,导致受空气湿度对其制品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氯化镁粉形态的产品,对空气湿度反应尤其敏感。如果在空气湿度大环境下,氯化镁粉不仅含水量会提高,还会影响本身物质的含量,接着就会导致氯化镁粉结成块,这种情况下氯化镁粉就算是报废了。因此,对于氯化镁粉,不论在生产中还是储存的时候都要特别注意。
工业氯化镁和食用氯化镁的区别:
一、生产工艺不同。食用氯化镁是在工业氯化镁生产基础上加以精制制得。
二、产品标准不同。突出表现在几个核心指标的限量要求有区别。在“硫酸盐”的含量上,食用氯化镁要求小于或等于0.4%、工业氯化镁要求小于或等于1%~2.8%,在“铅”的含量上,食用氯化镁要求小于或等于1mg/kg(毫克每千克)、工业氯化镁无要求,在“砷”的含量上,食用氯化镁要求小于或等于0.5mg/kg、工业氯化镁无要求,在“铵”的含量上,食用氯化镁要求小于或等于50mg/kg、工业氯化镁无要求。
三、用途不同。食用氯化镁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豆制品生产中,而工业氯化镁只能用于工业领域,如:用于生产其他化工产品,作为生产地板砖、卫生洁具和融雪剂及农业用肥料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