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企业青睐中国市场 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正逐渐减少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系统的关键基础单元,其功能的强弱和性能的好坏决定着上述制造模式的成败。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高速发展,在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稳固提升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引着外资企业的加入来丰富国内市场。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数控机床资产规模将达2700亿元。2017年数控机床产业概况及现状分析如下: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高速发展
事实上,作为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高速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已取得重大突破。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中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39.1万台,此项数据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累计10245台,数量同比减少15.9%。11月当月进口量1004台。 数控机床产量上升与进口机床产量下降的背后,是我国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稳固提升。机床制造业是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和心脏,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回顾2016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发现中国的机床业已取得众多举世瞩目的成绩。
2、海外企业青睐中国市场
随着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综合实力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型海外企业选择入住中国市场。10月份,全球领1先的金属加工解决方案供应商埃马克集团在重庆永川举办了开业庆典,正式宣布埃马克(重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埃马克(重庆)机械有限公司目前投资总额1500万欧元,车间与办公面积6500平方米,主要为西南、华中和西北的客户提供销售、技术、工程和客户定制化服务。此前,埃马克在中国拥有两个工厂,一个是2003年在太仓建立的工厂,另一个是2014年在金坛建立的工厂,重庆工厂的成立,使得埃马克成为在中国最1大的欧洲机床制造商,共有550名员工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生产高端制造系统。
数控机床是现在工业制造的必备的设备,也是必须的设备之一,进行机械制造的同时,数控机床的使用目的就是可以大大的增加使用的范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业的生产,提高工作的效率。自从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发展到了成熟期以后,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对于数控机床的广泛关注。相信我国数控机机床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近年来,国防、航空、高铁、汽车和模具等重要装备制造业的需求量大幅增长,从而带动了机床行业的大幅增长,过去5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39%,过去10年年均复合增长29.94%,过去15年复合增长22.10%。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带动下,中国设备工具购置投资增长率在未来5-10年内将持续维持20%左右的水平,机床行业的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在需求的拉动下,中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行业仍将快速发展。
未来五年我国数控机床资产规模
从机床结构看,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快速增长,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2016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78万台,同比增长2.2%。预计,2017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将达到80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47%,2021年中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将达到85万台。
数控金属成形机床在2016年产量则呈现U型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中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31.8万台,同比增长4.3%。预计,2017年中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将达到33.5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33%,2021年中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将达到38.9万台。
报告大厅《2017-2022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结合近年来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资产总额数据及中国经济增长数据,按照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初步估计到2020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资产规模将到达2700亿元。
数控铣床

按主轴位置分类一、立式数控铣床:立式数控铣床主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是数控铣床主轴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是数控铣床中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应用范围广泛。从机床数控系统控制的坐标数量来看,目前2坐标数控立铣仍占大多数;一般可进行3坐标联动加工,但也有部分机床只能进行3个坐标中的任意两个坐标联动加工(常称为2.5坐标加工)。此外还有机床主轴可以绕X、Y、Z坐标轴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轴做数控摆角运动的4坐标和5坐标数控立铣。 二、龙门式数控铣床;数控龙门铣床主轴可以在龙门架的横向与垂直导轨上运动,龙门架则沿床身做纵向动运动。大型数控铣床,要考虑到扩大行程、缩小占地面积等技术上的问题,往往采用龙门架移动式。 三、卧式数控铣床;卧式数控铣床与普通卧式铣床相同,其主轴轴线平行于水平面,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为了扩大加工范围和扩充功能,卧式数控铣床通常采用增加数控转盘或万1能数控转盘来实现4、5坐标加工。这样,不但工件侧面上的连续回转轮廓可以加工出来,而且可以实现在一次安装中,通过转盘改变工位,进行“四面加工”。 四、立卧两用数控铣床。立卧两用数控铣床的主轴方向可以更换,能达到在一台机床上既可以进行立式加工,又可以进行卧式加工,同时具备上述两类机床的功能,其使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全,选择加工对象的余地更大,给用户带来不少方便。 立卧两用数控铣床靠手动或自动两种方式更换主轴方向。有些立卧两用数控铣床采用主轴头可以任意方向转换的万1能数控主轴头,使其可以加工出与水平面呈不同角度的工件表面,还可以在这类铣床的工作台上增设数控转盘,以实现对零件的“五面加工”。
我国机床市场需求进入结构换挡升级期

目前,我国机床市场需求进入结构换挡升级期。市场需求向自动化、成套、客户化定制方向发展,高1档数控机床成为机床产业的制高点。
一、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成为世界机床制造大国。2015年我国机床工具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96.89亿元,实现利润663.19亿元。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85.77亿元、882.05亿元。东北、渤海湾、长三角、西南等等地产业聚集效果明显,山东、江苏、浙江、辽宁、安徽、云南六省金属加工机床产量之和占比超过全国金属加工机床产量的3/4。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民营企业数量占机床产业企业总数的81%左右,产值占机床产业总产值的77%,利润占83%。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通用机床和中低端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中高1档机床取得长足进展,一批市场急需、长期依靠进口、受制于国外的高1档数控机床相继问世。二是,构建了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截止至2015年12月,机床工具行业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有21家。与此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也组织建设了一批行业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地方也结合产业发展建立了一批地方的行业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产数控机床产值在国内市场比重不断提高,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口。2015年国产数控机床产值占机床总产值的比例(产值数控化率)较2009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产业模式不断创新。由于细分市场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制造服务业引起高度重视,一批社会化的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发展机床服务业务。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许多主机厂不仅在产业链的横向拓展上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