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压缩机是一种工作容积作回转运动的容积式气体压缩机械。气体的压缩依靠容积的变化来实现,而容积的变化又是借助压缩机的一对转子在机壳内作回转运动来达到。
螺杆空压机基本构造:在压缩机的机体中,平行地配置着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旋形转子,通常把节圆外具有凸齿的转子,称为阳转子或阳螺杆。把节圆内具有凹齿的转子,称为阴转子或阴螺杆,一般阳转子与原动机连接,由阳转子带动阴转子转动转子上的最后一对轴承实现轴向定位,并承受压缩机中的轴向力。转子两端的圆柱滚子轴承使转子实现径向定位,并承受压缩机中的径向力。在压缩机机体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孔口。一个供吸气用,称为进气口;另一个供排气用,称作排气口。
进气
螺杆空压机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之进气过程:转子转动时,阴阳转子的齿沟空间在转至进气端壁开口时,其空间最大,此时转子齿沟空间与进气口的相通,因在排气时齿沟的气体被完全排出,排气完成时,齿沟处于真空状态,当转至进气口时,外界气体即被吸入,沿轴向进入阴阳转子的齿沟内。当气体充满了整个齿沟时,转子进气侧端面转离机壳进气口,在齿沟的气体即被封闭。压缩螺杆空压机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之压缩过程:阴阳转子在吸气结束时,其阴阳转子齿尖会与机壳封闭,此时气体在齿沟内不再外流。其啮合面逐渐向排气端移动。啮合面与排气口之间的齿沟空间渐渐件小,齿沟内的气体被压缩压力提高。
排气
螺杆空压机的工作过程详细分析之排气过程:当转子的啮合端面转到与机壳排气口相通时,被压缩的气体开始排出,直至齿尖与齿沟的啮合面移至排气端面,此时阴阳转子的啮合面与机壳排气口的齿沟空间为0,即完成排气过程,在此同时转子的啮合面与机壳进气口之间的齿沟长度又达到最长,进气过程又再进行。
斯可络空压机故障现象分析:机组启动时电流大或跳闸
·用户空气开关问题;
·输入电压太低;
·星-三角转换间隔时间太短(应为10 ~ 12 秒);
·液压缸故障(没有复位);
·进气阀故障(开启度太大或卡死);
·接线松动;
·主机故障;
·主电机故障;
·1TR时间继电器坏(继电器控制机组)。
故障现象:风扇电机过载
·风扇变形;
·风扇电机故障;
·风扇电机热继电器故障(老化);
·接线松动;
·冷却器堵塞;
·排风阻力大
齿轮传动与皮带传动的比较
1.效率
优良的齿轮传动效率可达98%~99%,优良的皮带传动设计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亦可达到99%的效率(参见Heinz Peeken 教授发表于1991年12月《传动技术》上的研究报告)。两者的差异并不取决于传动方式的选择,而取决于制造商的设计与制造水平。
2.空载能耗
对于齿轮直接传动方式,空载压力一般要维持在2.5bar以上,有的甚至高达4bar,以确保齿轮箱的润滑。
对于皮带传动方式,理论上讲空载压力可以为零,因为转子吸进的油足以润滑转子和轴承。一般为安全起见,压力维持在0.5bar左右。
以一台160kw的齿轮传动空压机为例,每年工作8000小时,其中15%(即1200小时)的时间为空载,这台机器每年将比皮带传动的同功率空压机多消耗28800kwh的电费(假定两台机器的空载压差为2bar,约15%的能耗差异),长期来讲,这将是不小的花费。
3.失油
有经验的实际使用者都知道,失油状况下最先受害的将是齿轮箱。皮带传动系统完全不存在这种安全问题。
4.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工作压力
通常用户要求的工作压力与制造商之标准机型的压力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用户使用要求压力为10bar,依后处理设备状况,配管长度及密封程度不同,要求空压机的工作压力可能为11或11.5bar。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安装一台额定压力为13bar峨空压机并在现场将出口压力设为所要求之工作压力。此时排气量会基本上保持不变,因为最终工作压力虽然降低了,但转子的速度并未增加。
代表现代技术的皮带传动设计制造商只需简单地改变皮带轮的直径并可将工作压力设计得与用户要求完全一致,这样用户用同功率的马达却可获得更多的风量。对于车轮传动,则没有这么方便。
5.已安装空压机一压力改变
有时由于用户生产工艺条件的改变,原来购买的空压机之设计压力可能太高或太低,希望能改变,但对于齿轮传动的空压机而言,这项工作会显得非常困难和昂贵,而对于皮带传动式空压机而言却是轻而易举的事,只须更换皮带轮即可。
6.安装新轴承
当转子轴承需要更换时,对于齿轮传动的空压机,齿轮箱和齿轮箱主轴轴承需同时大修,其费用让用户难以接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