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必备!飞行救生圈实现水面二次起降。
在极端洪涝灾害中,“断路、断电、断通信”的“三断”场景是抢险工作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传统力量往往因交通受阻、能源中断、信号失灵而无法有效展开。河北五星“·霸王龙”智能飞行救生圈,以其独特的水面二次起降能力,为核心险区的突击抢险提供了的灵活性,成为突破“三断”困境的关键装备。
当陆路交通全面中断,人员与装备无法接近核心险区时,本设备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空中跨越天堑:可直接从安全区起飞,跨越因道路坍塌、桥梁冲毁形成的隔离区,直线抵达被困人员所在水域。
水面建立前沿阵地:水面二次起降功能使其无需返回岸边,即可在任务水域任意点多次起降。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洪峰中的楼顶、孤岛或安全平台进行起降补给,作为一个移动的水上中转站,执行连续、多批次的抢险任务,无需依赖任何陆基基础设施。
在灾区大面积断电,充电设施无法使用的环境下,其卓越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起降意义重大。
优化能源分配:通过在水面进行策略性起降,可将宝贵的电能集中用于最关键的飞行阶段(飞赴险区与返回),而非全程飞行。例如,可飞行至近岸水域后降落,以更节能的水面航行模式完成最后一段搜救,从而有效延长单次出动的总体作业时间。
灵活补给:在完成首批人员转移后,可在水面等待或航行至补给点,通过便携电源快速充电,迅速投入下一次任务,形成可持续的抢险循环。
在公共通信网络瘫痪的极端情况下,抢险设备的独立作战与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
抗干扰稳健链路:设备本身设计为不受水上及船舶电磁干扰影响,在复杂的灾害电磁环境中能维持稳定的控制信号。
二次决策节点:水面二次起降功能为操作员提供了宝贵的二次决策机会。在信号受到瞬时干扰或遮挡时,可指令其降落在水面保持待命,信号恢复后继续任务,避免了因信号丢失导致的任务彻底失败。这大大增强了在“断通信”风险下的任务韧性与成功率。
结语
河北五星“·霸王龙”飞行救生圈的水面二次起降能力,绝非简单的技术参数,而是在“三断”极端场景下决定抢险成败的支点。它使抢险行动摆脱了对固定基础设施的依赖,赋予了前线指挥员更大的灵活性与更强的持久力。这款装备的出现,使得在最为绝望的灾情环境下,依然能开辟出一条稳定、可靠的空中生命通道,是当之无愧的“防汛必备”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