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环境:系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环境质量: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3.环境容量: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法律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2、1978年3月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特点: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整体性是基本特性,变动性和稳定性相辅相成,环境资源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点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变动性: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的作用下,环境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
稳定性: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

联系人:肖丽莎(经理)
手机:13580851965
邮箱:green_ly@longyang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