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两会上,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四川师范大学谢元鲁教授提交建议,呼吁成都市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总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促进成都市建设“世界田园城市”。
回顾起来,中国的垃圾分类历史已有15年。1996年底,环保组织“地球村”率先把垃圾分类的概念引入中国,并进入北京社区试点。但这15年来,北京作为全国最早实践垃圾分类的城市却收效甚微,甚至还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这也是全国大多数城市在垃圾问题上的一个缩影。
有代表提出说,垃圾分类的一环节应该从民众做起,如果能够在最初阶段实现分离,会省很多的力。这十五年来,“垃圾分类”几乎人人赞同,但践行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那么,收效不好的原因在哪呢?
垃圾分类,首先要把垃圾正确地扔进垃圾筒。人们虽然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可很多人其实不懂如何分类,大多数人并不能清楚地判断,哪些东西是可回收的,哪些东西是不可回收的。看看大街上的分类垃圾筒,可燃垃圾中充斥着塑料袋,不可燃垃圾里也混入了果皮。这样还是乱扔,跟没有分类还是没有区别,因此要想把垃圾分类做好,首先得把规则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大家知道。

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
垃圾桶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是人们对环境保护的一种行为的体现,垃圾桶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能耐高低温,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易清洁能够与环境融合。
240L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按国际标准一次注塑成型;
【可挂车设计】可实现直接与压缩垃圾车对接作业;
【活动脚轮】桶底采用活动脚轮设计,移动运输方便;
【抗压密封】具有抗强压,抗冲击,密封式存放,方便移动等特点。
【颜色多样】有绿、蓝色可供选择,量大可定制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