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人体的作用: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内血蓝蛋白的组成元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铜主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了维持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0.03毫克铜。孕妇和婴幼儿应加倍。缺铜会引起各种疾病,可以服用含铜补剂和药丸来加以补充。
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种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氧化锌在950℃一1000℃的高温下才能较快地被还原成金属锌,而液态锌在906℃时已经沸腾,所以还原得到的金属锌以蒸气状存在。在冷却时反应逆转,蒸气锌为炉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锌,因此要得到金属锌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这是金属锌的使用比铜、铅、锡、铁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黄铜铸币出现较晚的原因之一。
宏观背景下铜价(37430, -450.00, -1.19%)的传导逻辑: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已化为泡沫,铜价上方压力有所释放。国内方面,6月统计局和财新公布的PMI双双低于预期,三季度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此外,英国脱欧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再加上全球中长期通胀的预期,国内货币政策的再宽松空间逐渐被打开。因此,三季度可能存在类似一季度的强力刺激政策,将有助于铜价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