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净化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概念
层流病房是通过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无菌的病房,装有改变空气环境洁净度的设备。为保持室内无菌,环境及空气每日消毒,进入层流室的物品需经无菌处理。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到达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消毒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洁净室污染途径
1、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沉降菌由空气净化 系统控制;
2、自身污染:患者及工作人员自身带菌;
3、接触污染:人员、器械、敷料的接触。 人员是一个重要污染源,物品是影响空气洁净的媒介之一(洁净室来自人员的尘源占80%以上)。因此,进入洁净室的人与物品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
影响洁净感染的因素
◆影响洁净度(含细菌)的指标
截面风速
换气次数
静压差
温湿度
新风量
气流组织
自净时间
洁净室日常维护
◆制度管理,预防理念贯穿全过程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
◇制定相关制度,执行、评估、完善;
◇感染预防贯穿病人诊疗全过程
◆ 强化无菌操作与感染预防
◇无菌操作贯穿到所有的共同媒介物(医疗用品、器械等)、医务人员(手、鼻等部位)及病人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环节的控制;
◇病人处于洁净气流的风幕中心;
◇防止回风受阻;
◇职业防护与屏障理念
◆做好各类技术参数的监控
◇温度(20℃~25 ℃ )
◇湿度(RH:40%~60%)
◇保持正压差,高洁净度>低洁净度
◇自净时间
◆过滤装置的管理
◇空气过滤装置定期保养,提倡专业维护;
◇新风口装置1w清洗1次
◇初效、回风口装置1-2w清洗1次;
◇高效过滤装置1-2y更换1次;
◇送、回风管道1/2-1y清理1次
◆严格控制入室人数
◇湿式卫生为主,一般采用清水擦、抹、拖;减少化学消毒剂消毒;如明确有感染性病原体存在时,应先消毒后清洗。
◇做好控尘措施,如禁用易发尘的织物;吸烟者20min~30min后方可进入。
◆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依从性监测;
◇医务人员手部污染监测;
◇洁净室空气细菌总数监测;
◇无菌医疗用品监测(物理、化学与生物方法)
◇过多的人数超过洁净室的自净能力;
◇过多的人数影响新风量的不足;
◇过密的人墙使尘埃反弹至手术野
◆强化卫生清洁
◇废弃物分类管理,隔离转移;
◇环境物表、设备、墙面、地面;
手 术 室 查 对 制 度
一、接病人查对制度
1、术前一日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病人登记本,核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并安排手术间及手术时间。
2、手术当日根据手术时间,值班护士(巡回护士)到病房接病人,与病区责任护士(值班护士)共同核对病人病历、手链等并查看皮肤情况,双方认可后签名。
3、护士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查配血报告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正确无误等待手术。
二、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手术前核对无菌包外3M胶带灭菌标志合格,包内灭菌指示卡合格,手术器械配备齐全。方可进行手术。
2、用药查对
(1)按医嘱及时用药。
(2)用药前三查七对:三查即用药前查、用药中查、用药后查。 七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用药后立即通知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瓶装大液体使用前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纹,液体有无浑浊、絮状物等。袋装液体查包装袋有无渗漏。
(3)各种用药后空安瓿暂时保留,经二人核对无误方可丢弃。
三、送病人查对制度
1、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将病人送回病房。
2、手术室护士向病区护士交接静脉输液或输血情况;查看皮肤及带回物品等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
四、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必须二人共同查对输血单及病历,其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人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
2、核对输血单和血袋号、献血者血型、血量、采血日期;核对无误后,可以使用,血袋保留至手术结束后24小时。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手术室的照明、动力供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供电系统及供电电源:
医院对电源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手术室、急诊部监护病房、血透室、分娩室、婴儿室、CT扫描、配血室等一旦断电对医务工作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规范)表3.1.2中规定上述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必须有二个电源同时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能继续供电,以确保供电可靠性。
合理的配电方式是电源可靠性的保证,首先应根据部门的不同性质分区域配电。如门诊属一个供电区域,病房属于一个供电区域,手术室又另划为一个区域。其次根据各部门对电源可靠性的不同要求进行配电,如手术室、抢救室、中心监护等重要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电,即从两台变压器上分别引一路电源干线至相关层的双电源切换箱,经双电源自动切换后,再以放射式配电至本层各部门。对消控中心、电话总机等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场所应采用二路电源放射式供电,即分别从变电所两台变压器低压侧各引一路电源直接至用电点。两路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应分设在不同桥架或在桥架内设防火隔离板,以确保双路供电的可靠性。本工程洁净手术部的供电负荷为一级负荷,按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TN-S系统结构模式,采用等电位联结及共用接地方式,从中心变配电所引来双回路接至配电总箱,一用一备,末端自动切换,且与柴油发电机有可靠联系,以便地区电网故障时仍能保持连续供电。考虑到地区用电的不稳定性,本设计还为:1、2(I级)手术室分别配置了10KVA及3KVA的UPS电源。特别的对于电源突然中断后,能招致重大医疗危险的场所,采用电力系统不接地(IT系统),本设计对于N10(II级)手术室采用IT系统。
手术部的洁净空调直接影响说书及术后恢复的效果,本系统采用TN-S系统结构模式,采用等电位联结及共用接地的方式。配电箱的进线引自医院配电中心双回路联络母线,保证工作电源断电时,在一分钟内为空调机组提供电源,从而保证洁净手术部运做的安全可靠。供电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
配电箱编号11APLSAPL电源类型50HZ 0.4KV50HZ 0.4KV设备容量102.50KW126.4KW计算容量71.75KW141.40KW计算电流136.33A240.05A
2、导线的选择及线路敷设方式:
手术部及设备层配电总箱的进线回路选用ZR-YJV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供电,采用电缆桥架敷设。配电总箱的后级回路选用ZRBV或ZRBVR阻燃型铜芯聚乙烯绝缘电线,采用金属线槽和穿钢管敷设,金属线槽用吊架固定于梁下,钢管敷设于吊顶上或从吊顶上引下至用电设备时敷设于墙内。
3、配电设备及安装方式:
配电总箱安放于相应楼层的强电井处,落地安装。所有配电分箱均采用嵌入式安装。所有开关、插座均采用嵌入式安装。隔离变压器均采用挂墙安装,漏电报警装置均采用嵌入安装。空调控制箱均落地安装。
4、手术部配电说明:
本设计为每个手术室设立配电箱一个,由配电总箱引单独回路配电,各手术室的用电互相独立、相互不受影响,从而保证手术室用电的可靠性。另外,对辅助用房的配电,采用与手术室配电分开敷设的模式进行,与手术室的用电分开,不影响手术室用电,从而进一步保证手术室用电的可靠性。对于1、2(I级)手术室的配电,实践证明:若与人体接触的设备的漏电电流超过5毫安,就回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为了让病人得到可靠的保护,I级手术室的配电采用IT系统(即不接地系统)供电,并配置预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