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市政配套工程设计如何做?
各种管线如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弱电、燃气、智能化等必须敷设到位,室外地下管线越来越多,而对小区内的景观绿化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协调解决这两者间的问题,摆在甲方和设计面前。对于设计院来说,总结出好的设计流程,和甲方密切配合,不断互动,共同完成一件好的作品。
以下介绍设计流程:
管线综合初步设计
小区市政配套设计的重点是管线综合。管线综合是整个小区市政配套工程设计中的灵魂与重中之重,管线综合完成后,所有的管线必须按照管线综合的定位来设计和施工。通常管线综合方案设计步骤如下:
(一)需要甲方提供的资料:
1、小区建筑总平图(电子版)。
2、勘测设计院定位成果略图。(复印件)
3、全套给排水施工图(电子版)。
4、全套建筑施工图(电子版)。
5、景观施工图(或至少是初设)(电子版)。
6、室外电力、电信、弱电、燃气初步设计图纸。
7、小区四周可接纳雨污水的已建市政雨污水管线资料。如附近有河道可接纳,请提供河道常水位、洪水位、河底标高。
8、该地区建设委yuan会发的小区初步设计的批复。
(二)初步设计过程:
1、根据景观图纸定道路线型。(需与景观和甲方协商配合)
2、将雨水、污水根据附近接入点的标高和位置做汇水划分并成方案图。
3、将室外给水形成系统。(如给水是我院设计,则需与当地自来水公司协商,需符合当地规程)
4、将其它管线如电力、电信、弱电、燃气综合安排到管线综合图上。
5、草图形成后,与各单位如电力、电信、燃气、景观等开会协调,提出并解决问题。
6、调整和修改管线综合图至符合各方要求为止。期间需不断调整各管线位置、相互关系,微调道路线型。
7、将调整后的管线综合图返回各家单位最终确认是否可以,并签字。
8、最终确定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初步设计非常重要,是室外各管线的纲领,设计的成败好坏决定着整个小区室外工程的优劣。设计过程离不开各家单位的鼎力配和与协助,各管线单位提供的资料越详细、管线综合总图就能反映地越仔细。甲方在其中起到了一个领头及中间人的作用,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决定各方案取舍。
如何优化设计路面排水: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下雨天开车行驶就要加速慢行,这是因为雨水降落到路面上会形成一个由水构成的隔离层,这种隔离层能够降低路面本身的防滑功能,所以,为了城市中的交通安全顺畅运行,降雨后一定要及时排除路面积水,这也是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需要承担的任务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路面的排水设计划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路面表面的排水设计,另一个是路面内部的排水设计。而路面表面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降落在路面以及路肩表面上的水迅速地排除出去,防止由于路面积水而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在实践中,设计者往往不重视路面表面给排水设计,如果路面内部给排水设计合格,道路表面给排水设计就不需要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道路表面和道路内部的给排水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表面的给排水没有做好,过多的积水存在路面上不能够进去道路内部,那么道路内部的给排水设计就形同虚设了,所以,我们要对道路表面和道路内部的给排水设计给予同样的重视。在路面内部结构当中采取的排水方式包括路面边缘和排水基层两种系统。路面边缘排水系统是把路面水从路面结构层之间的空隙横向地流入到纵向的排水管里,再从横向的出水管中将水最终排出路基。基层透水性比较小的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适用于这种排水方式。排水基层排水系统主要是在面层下部设置透水性排水基层,并且在边缘位置处要设置纵向的排水管和横向的出水管,让水分通过竖向渗流的方式进入排水管之后流到纵向的排水管当中,从而达到把水引出路基的目的。
市政设计技术特点
1.总体性
作为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主体,各类公用管线的主要载体,以及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设计方案在选定时,需要从总体的角度考虑,合理把握总体建设方案,在满足城市系统需求的同时,指导交通、公用管线、绿化等专项工程的设计。
2.系统性
市政道路里程长,牵涉面广;市政设计包含专业多,包含道路几何设计、区域交通组织、结构设计、公用管线设计、绿化工程等多个专项内容,在设计方案选定时,不能局限于工程本身,而需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将工程项目放置在其影响范围中去研究,
在明确整个城市系统对具体工程的需求后,再进行工程范围内市政工程相关具体设计,并协调好各类专项设计之间的关系。
3.协调性
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包括规划部门、各类行业管理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在前期研究中,设计单位需充分了解规划部门、各类行业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对项目的具体要求,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在施工期,需配合业主做好项目管理、协调工作,协调工作量大。
4.前期研究的重要性
从收费的角度看,前期研究收费较低,但是,从整个研究、设计过程上看,前期研究起着主导作用。表现在前期研究中确定的总体方案、投资估算等对下阶段设计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