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切割工艺是在传统工艺难以适应当今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相对传统工艺,该工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拆卸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这种工法具有技术先进、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不会对原结构造成结构性的破坏,减少劳动力的浪费 以往的混凝土基础改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配合空压机、风镐进行凿除,风镐拆除震动很大。采用新工艺后,一台切割设备只需配置 2~3 人便可完成计划工作量。例如:一个截面积为 10m2、体积为 10m3混凝土基础,使用绳锯切除仅需要 10 小时。
2 工效高,工期短 在采用了机械化切割设备进行施工后,工效较以往人工凿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工期缩短。
3 环境无污染,提高文明施工建设。 本工艺符合环保需求,噪音低,无粉尘废气污染,具有传统施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钻孔桩各工序的检查与验收 水下钻孔桩监理
1、施工测量的复核与记录、对设计交桩中线高程复核完成后,要求承包人沿全线设置若干控制桩,在平面图上做好标记供施工放样、复核用。项目监理在全桥立面图上标出各钻孔桩的桩顶、桩底设计标高,计算出各桩实际桩长,现场监理在记录本上面列表统计各桩号处的钻孔桩应控制数据。在开挖埋置护筒前,承包人向项目监理提交钻孔桩平面测量放样记录,复核后才能开挖,护筒埋好后承包人应检查护筒中心位置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项目监理同意后才能开钻。当一个桥墩的钻孔桩完成后,进行实物平面位置检查,承包人填写相应工序质量检查表,项目监理复核,如偏差大于施工规范规定,承包人应向项目监理报告,说明情况,并按照监理指示进行缺陷修正。全桥钻孔桩完成后,承包人、项目监理共同对所有钻孔桩实际桩顶、桩底、桩径平面位置的资料汇总统计,供质量评估用。
2、钻孔过程中的检查和记录1)检查承包人每台钻机的钻进记录、开钻标高、完钻标高、钻孔进尺、地质情况描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细则
一、机械、设备、电源的检查 1、用于本工程的基础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后,要求承包人填报进场设备报验单,进场的机械、设备数量、型号完好率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项目监理在检查完毕后签发意见进行确认。
2、施工电源在平面布置时应合理,一般应采用电网供电、承包人应根据用电容量安装临时变电站,场内临时供电线路应架空,配电盘应按安全用电要求设置,项目监理在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检查,达不到安全用电规定时,要及时通知承包人整改,避免事故发生。
3、要求承包人预备发电机,在电网供电中断的情况下能及时发电,发电机功率至少应不少于一台钻机正常用电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