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水准决定了单位造价:市政绿化,是由税收买单的,是便民性和环境提升项目,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房地产绿化,是业主另外掏钱购买的,跟商品差不多,虽然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各自承担的购买成本不同。
so:市政项目单价标准都非常低(这里不讨论形象工程),要求适地适树,除了体现当地特色的同时,也是为了控制后期养护投入。地产绿化根据客户人群定位不同,在绿化投入的单位造价上面也有所不同,从200多块的拆迁房到到3000元豪宅,单价跨度特别大。业主们愿意为自己的喜好买单,所以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因为可以适当任性。
小区分期实施时近远期结合问题
大的小区通常是分期开发的,管线设计时必须考虑既要满足近期使用,又要适应远期要求。
1、雨污水设计近期需有出路,远期也必须结合考虑,视具体情况需预留管道接口。
2、室外给水通常与室内给水为一系统,在设计中也必须考虑整个小区系统,做好分期与远期的结合问题。
3、电力、电信、弱电、燃气、给水等在建筑设计时即要考虑分期开发问题,有关泵房、电信交接间、配电房等应考虑合适位置。
使用人群多寡决定了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大小又决定组团的体量和尺度。
1、由于尺度不同,相比住宅绿化,市政项目植物群落体量比较高大,点、线、面方面尺度差别都比较大。
2、同一品种植物数量变多。按照不同尺度,从私家庭院的1株,到住宅的3株,再到市政的7、9株甚至更多。
3、相比住宅的精致,市政项目更显得粗狂和粗放。
市政项目考虑的是长期效果,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住宅项目必须短期内成景,跟业主使用时间对应上,在设计上,也希望在售楼的时候能马上给业主一个可以看到的即时效果,因为在品种规格选择和密度种植上,都比市政要耗费更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