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规划必须经过科学论证、接受公众的广泛评价才能最终确定。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过程中,要遵循“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原则,以免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耗费大量财力物力。而长期规划则要以短期规划为基础进行动态调整,必须与社会总体发展要求相符。需要注意一点,即园林绿化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为流于形式,故要经过充分的调研,收集全面详细的数据,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计划,以保证其为绿化的长期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是城市活力的载体,更是民生工程。会议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抓园林绿化就是抓“营商环境”、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抓紧编制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的规划引导和技术指导;要提升设计水平和品位,注重树种搭配、花化彩化,讲求科学合理,突出园林绿化的形态立体感、饱满度和视觉冲击力;要着重抓好施工质量监管,在土壤回填、苗木进场等环节严格把关,提升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园林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城市园林化的进程中,园林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种类型游人的需要,体现对各类游人的关爱,创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园林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