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钢板是由不锈钢、镍基合金、铜基合金或钛板为复层,珠光体钢为基层,以复合轧制、堆焊等方法制成的双金属板材。复合钢板的基层应满足接头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复层应满足耐蚀等要求。为了保证复合钢板不失原有的综合性能,对基层和复层必须分别进行焊接。 基层和复层交界处的焊接属异种钢焊接,其焊接性主要取决于基层和复层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接头形式、填充金属成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奥氏体不锈钢为复层、珠光体为基层的复合钢板,其次是铁素体钢为复层、珠光体为基层的复合钢板。



复合耐磨板的固液相变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液固界面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往往表现出非平衡、非线性的行为.界面的存在,对界面区的热力学特性及其(略)传输和化学反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略)的微观结构及原子在过冷液体中的运动情况为基础,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选取GEAM势函数来描述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合偶关联函数,均方位移(MSD)等方法,对Cu66Ti34非晶合金在不同条(略)程进行了研究.



先焊基层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大于先焊复层的焊接接头,而其弯曲性能也要优于先焊复层所获焊接接头;在接(略)M界面熔合区,元素扫描结果表明,该区附近的Cr元素含量虽有所降低,但仍大于接头抗腐蚀性所要求的极限值(12.5%Cr);在接头(略)面熔合区,先焊基层的显微硬度高达到400HV,先焊复层的显微硬度达到440HV,元素线扫描结果显示,Cr、Ni合金元素的含量呈现明显的浓度分布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