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本属约18种,分布于北半球,在欧亚及北美均超越北回归线,达北纬63°~72°30′,分布区的南线约北纬40°。但在中国北部的恒山、五台山、吕梁山、秦岭至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可达北纬 20°10′。是北方和山地寒温带干燥寒冷气候条件下具有代表性的寒湿性针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中国产10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
落叶松属根据球果的形状、苞鳞的长短和小枝是否下垂,分为两组:红杉组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苞鳞长于种鳞或近等长,显著外露或露出,下枝下垂(国产西藏红杉、喜马拉雅山红杉、怒江红杉、红杉、大果红杉、四川红杉、太白红杉属于本组)。落叶松组球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苞鳞短于种鳞,不露出或尖头外露,小枝不下垂(国家落叶松、黄花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西伯利亚落叶松与引入的日本落叶松、欧洲落叶松属于本组)。
华北落叶松又名落叶松、雾灵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植物。是中国特有树种,原产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北京百花山、雾灵山及山西五台山、恒山海拔1800~2800m等高山地带。目前已引种到陕西、宁夏、内蒙古和北京各地。华北落叶松已成为我省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绿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