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构造技术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仿生柔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建筑哲理中“顺应自然,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由于木材具有柔性和弹性,木构架中的节点普遍使用了榫卯构造连接,如动物的骨骼关节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缩和扭转,地震时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消耗地震中的能量,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此外,在房屋四角的结构刚度方面,古代劳动人民想出了很多的办法来加强,比如说:为了加强正面和侧面的檐柱与额枋的联系,房屋内转角使用了抹角梁;转角斗木共采用连木共交隐做法;房屋转角部位采用双层额枋,缩小梢尽间的面宽等各种加固措施。
材料的选择
用于普通木结构的原木、方木和板材可采用目测法分级。分级时选用木材应符合规定,不得采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主要的承重构件应采用针叶材;重要的木制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的硬质阔叶材。
材料的选择对木构件的强度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材料的选择主要从材料规格、强度和材质等方面进行选择,而且在不同设防烈度下,对材料要求也不同。对单层的穿斗木房屋而言,应选择通长、干燥,含水量控制在25%以内的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