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华兔宝宝打赢6年商标维权战记者 卞继国 陈 栋 2014-08-28 本报讯前不久,随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长法锤的敲落,德华兔宝宝长达6年之久的商标维权终于尘埃落定:山东临沂金元建材有限公司在“石膏板”等产品注册申请的“兔宝宝”商标不得注册,德华兔宝宝用心血和汗水维护了培育近20年的“兔宝宝”品牌。
6年的维权之路让德华公司法务部主任沈国敏感慨万千:“对方以傍名牌的方式侵权,影响了兔宝宝的正常销售,虽然商标异议、复审和后续的司法程序时间跨度非常大,考验着异议人的实力和信心,但整个过程我们非常坚定,取得了最后的维权胜利。”
2008年7月,国家商标局初审公告山东临沂金元建材有限公司在第19类“石膏板”等产品申请的“兔宝宝”商标,德华兔宝宝监测发现后,立即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异议。据悉,山东临沂金元建材有限公司申请的“石膏板”和德华兔宝宝主营的“贴面板、胶合板”等产品同属商标注册“第19类”产品,德华兔宝宝认为,刘某某该商标是对其在先注册的第19类“兔宝宝”驰名商标的模仿和复制。但2010年7月,商标局的裁定结果没有支持德华的异议理由,德华兔宝宝随即向国家商评委提出异议复审。
经过德华兔宝宝的坚持和努力,2013年8月,国家商评委依法裁定山东临沂金元建材有限公司所申请的“兔宝宝”商标不予注册。金元公司不服裁定,随即将国家商评委诉上法庭。
在诉讼过程中,作为第三方,德华兔宝宝坚持参加诉讼,并向法庭提供详尽资料。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对案情进行认真审理后认为:首先,石膏板、贴面板、胶合板均属于建材类商品,属于日常家庭装修经常使用的商品,销售场所、消费对象均基本相同;其次,金元公司申请的“兔宝宝”商标与德华兔宝宝注册的“兔宝宝”商标构成近似;最后,德华兔宝宝商标经过长期、广泛的宣传和使用,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显著性,两个“兔宝宝”共存容易导致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德华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有“神秘来客”现身!
这批“神秘来客”就是兔宝宝“创二代”,他们刚好来公司学习。看,这是谁家的孩子?
“我会安全是自警,自我安全是自律,人人安全是自醒……”,2016年8月17日,一堂别开生面、生动实效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在公司培训中心举行,特聘湖州技师学院副院长沈朝华主讲,他从“安全目的、安全原则、安全管理对象、安全文化理念”等内容进行阐述。
这场由德华团委和洛舍镇团委、妇联等联合开展的主题为“学习安保知识、保障生产安全、强化责任担当”的培训把听课学员带进一个特别的“知识殿堂”。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也得到德华兔宝宝科技木公司总经理卓艳、副总经理吴云刚,地板公司副总经理姜彩霞等人的支持,她们亲自带队参加,体现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除此之外,一批神秘来客——30余名兔宝宝经销商“创二代”恰好在公司学习,也被邀请到课堂。他们表示很愿意参加这样的培训,增加点安全知识,总是有益而无害。
沈朝华强调,安全是相对的,安全是一种状态,安全的目的,是使整个企业达到安全水平。安全工作者是企业“白衣天使”,保障着员工的生命与健康。安全工作作为一门特殊专业技术,它的管理需要“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公司共有70多人参加,包括生产一线员工、班组长、团员青年等。
订单多忙不过来怎么办 瑞士“机械手”帮忙 兔宝宝“双反”胜诉后,今年8月、9月、10月的传统淡季出现了 “淡季不淡、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1~8月利润同比去年增长80.5%, 9月份加班加点生产发出了65个柜的集装箱后,手上还有87个柜未做,生产订单要排到12月份了。这么大的量,单靠人工的话可能来不及,怎么办呢?
对此兔宝宝公司未雨绸缪,请来世界顶级高手助阵,投入280万元引进瑞士Fisher+Ruckle 公司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拼接手”——无缝横向拼接机,该型拼接机国内仅有3台。这台智能机械拼接手的功能吓人:每个小时能拼接1.26米宽度的木皮达到80~100张,横向拼接长度可达2.8米,拼接的木皮厚度最薄可小到0.2mm,最厚可达2.8mm,大大扩展了传统的木皮加工范围,使以前只能用手工拼接的0.35mm以下的薄皮实现了机器无缝拼接。
在拼接过程中,温度、压力、速度、测量计算系统全由电脑自动控制,经过几个月的投产使用,主操作手李慧玲兴奋地说:“整个拼接操作过程要比以前轻松了许多!”经过统计,生产效率提高了10%,拼接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5%,与传统手工拼接相比,减少了拼接工人和后道修补人员30%,直接节约人工成本数十万元,并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